上下聯動、高效協同。今天,上海全市開展核酸檢測。緊急上線的“上海市HS轉運小程序”在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先行先試。通過把核酸檢測中的送樣流程進行數字化再造,實現采樣點、轉運車和檢測機構的數據關聯,為基層各環節減負,助力一線人員集中精力,專注投入防疫決戰日。同樣,依托自身大數據賦能全員核酸檢測工作,臨汾社區今日實現“零報表”,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

根據統一部署,臨汾路街此次設置了50個采樣點位,為社區3.4萬戶居民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在市經信委大力支持下,緊急上線的“上海市HS轉運小程序”先試先行,把核酸檢測中的送樣流程進行了數字化再造,為生物轉運箱貼上二維碼,送檢、運輸、機構轉運、開箱等各個運送環節由工作人員掃碼確認,實現采樣點、轉運車和檢測機構的數據關聯。管理調度人員查看后臺數據即可實時掌握信息,一旦發現積壓現象,能及時反應調配資源疏通堵點。此外,50個采樣點的實時采樣人數、實時采樣管數、已運送管數等關鍵數據同步共享給社區,數字賦能下,可自動填報防控報表,基層核酸檢測真正“零報表”,為一線人員減負。

今天,共有100名醫護人員、70名公安干警和100名區級下沉干部、3000名志愿者和社區干部、1400名在職報到黨員悉數到崗,投入決戰。

在嶺南路100弄居民區,居民們在家中安心等待通知,隨后按照時間和樓棟順序,分批次到采樣點位做核酸檢測。

手機微信通知來了,嶺南路100弄5號汪秀芳阿姨收到去居民區小廣場核酸采樣的通知。小區大白志愿者也通過喇叭提醒居民戴好口罩、有序下樓,把提前截圖的二維碼準備好。樓里如果有腿腳不便的老人,幾個大白小藍志愿者會一起幫忙扶下樓。汪秀芳阿姨自己算了下時間,從下樓到采樣結束,整個時間在15分鐘左右。

為配合此次核酸篩查,社區基層干部紛紛在手機小屏上操作已接入一網統管的“民情日志”數據系統,輔以人力排摸,不折不扣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臨汾路街道“五線譜”機關聯絡員、社區黨群中心副主任胡文靜是其中一個采樣點位的點位長,她負責和源名城居民區的采樣工作,一個月來基本以點位為家,連生日也是在抗疫點位上過的,她說:“雖然我不住在臨汾,但是我要守好臨汾,我的家也有上海其他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在守護,我們有信心,也很有力量。”

在臨汾街道所轄20個居民區,居民區干部和點位長們按照相關要求,提前對每棟居民樓的采樣人數與時間進一步細化,進行演練,大篩當天,切實做到“叫到哪棟哪棟動,未叫樓棟不要動”,規范佩戴口罩、排隊保持2米以上安全距離。

社區的志愿者隊伍中,夫妻檔、母子檔、姐妹檔以家庭方式支持社區防疫工作比比皆是。有些高層樓組是有電梯的,志愿者為了和時間搶跑“掃樓”,寧可一層層爬樓,確保通知到戶。“足不出戶”這段日子里,鄰里不見面,心確更加貼,老房加梯的小區不少“加梯群”轉身為“疫情防控群”,自管小組成員也是志愿服務團隊的中堅力量,大篩前的樓組動員、核酸采樣、抗原測試、消毒消殺、物資保障等,不少自管小組也是樓組志愿的堅強力量,號召大家主動減少快遞、外賣、垃圾,為志愿者減負,也實現居家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