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麗時尚集團Belle Fashion Group(下稱“百麗時尚”)在香港遞交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據貝多財經了解,該公司曾于2007年以“百麗國際”為簡稱在香港上市,后在2017年7月私有化退市。
此前,百麗國際的主要業務包括集團業務和運動鞋服零售業務。自2014年開始直至私有化之前,集團鞋類業務的業績大幅下滑。百麗國際稱,該集團鞋類業務的疲弱表現導致百麗國際的整體財務表現持續衰退。
因此,百麗國際決定對整個百麗國際業務(包括集團業務)進行基礎轉型,該基礎轉型要求百麗國際(特別是集團的鞋類業務)采取一系列轉型和創新性舉措。在此背景下,百麗國際于2017年7月私有化退市,市值約為531億港元。
時隔4年有余,百麗國際計劃重返資本市場。貝多財經發現,百麗時尚在招股書中稱,該公司深耕產業鏈數十年,全面參與和完善了包括商品企劃、設計研發、生產、直達消費者(DTC)零售及客戶運營的全價值鏈環節,并建立行業領先的垂直一體化商業模式。
招股書顯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0年零售額計,百麗時尚是中國規模最大的時尚鞋服集團,擁有20個多元布局的自有品牌及合作品牌(包括代理及分銷品牌),覆蓋女鞋、男鞋和童鞋以及服裝、包袋和配飾等品類。
規模效應明顯,鞋履業務貢獻近九成收入
整體而言,百麗時尚的收入已經形成足夠的規模,且利潤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實現自給自足。
2020財年、2021財年和2022財年前九個月(貝多財經注:百麗時尚的財政年度結束日期為每年2月底),百麗時尚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01.14億元、217.37億元和176.2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65億元、26.16億元和22.97億元。
分析來看,百麗時尚在2020財年的營業收入突破200億元,并同比增長8.1%至2021年的217.37億元。2022財年,百麗時尚在前9個月就錄得約176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11.0%,有望在全年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據貝多財經了解,百麗時尚的收入主要由鞋履業務和服裝業務構成。其中,鞋履業務(鞋類銷售)的貢獻占比均接近九成。報告期內,該類業務的收入分別為176.62億元、187.68億元和152.63億元,分別總收入的87.8%、86.3%和86.6%。
百麗時尚表示,其秉持著以直營零售為核心的DTC零售模式,遍布全國的直營門店是該公司的核心銷售和客戶運營渠道。截至2021年11月30日,百麗時尚的線下零售網絡由中國9153家直營門店組成。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百麗時尚擁有為中國最大的直營時尚鞋服零售網絡。根據同一資料,以2020年零售額計,百麗時尚以11.2%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時尚鞋履市場第一,且相對于第二名的5.5%市場份額遙遙領先。
除了線下網絡外,百麗時尚也在加碼對線上渠道的布局。根據招股書,線上渠道的收入貢獻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的不足7%大幅增加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的超過25%。
不過,百麗時尚來自線上銷售的收入占各個分部收入百分比一直增加,占其鞋履及服裝分部收入的百分比分別由截至2020年2月29日止年度的17.3%及9.8%增加至截至2021年11月30日止九個月的26.3%及20.6%。
質量問題頻現,多次因產品不合格被處罰
目前,百麗時尚的品牌組合中有13個自有品牌和7個合作品牌,其中包括15mins(15分鐘)、BELLE、STACCATO、TATA、BASTO等,覆蓋女鞋、男鞋、童鞋以及服裝、包袋、配飾等品類。
貝多財經了解到,百麗時尚在境內的主要經營主體為百麗鞋業(上海)有限公司(下稱“百麗鞋業”),成立于2009年,由麗華鞋業貿易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目前,百麗鞋業已在深圳、青島、天津、陜西、云南等地開設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百麗鞋業曾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遭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前稱為“工商部門”)的處罰。據不完全統計,百麗鞋業在2016年至2019年因質量類違法行為合計被處罰近10次。
以罰單(滬市監黃處字〔2019〕第012019001390號)為例,百麗鞋業因銷售產品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行為,以及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標準和要求的工業產品的行為,被合計罰沒6593元,并責令停止銷售不合格產品。
貝多財經發現,此前的2016年,百麗鞋業因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杭州市下城區市場監管局;沒收違法銷售的女鞋3雙、黑羊絨皮女單鞋2雙、黑網布女單鞋3雙,并沒收違法所得822.60元、罰款13800元。
不止于此,百麗鞋業投資設立的上海越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上海越澤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新疆百麗鞋業有限公司、百麗鞋業(上海)有限公司第二百一十四分公司、深圳市龍浩天地有限公司等也曾因不同的違法行為遭到行政處罰。
此外,百麗鞋業還曾因涉嫌虛假宣傳,分別被上海市長寧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以罰款1萬元、1萬元;因發票違法被上海市稅務稽查六局于2017年被稽查檢查稅務處理稅款5121.03元及罰款4849.11元。
提前瓜分收益,募資金額主要用于還債
特別說明的是,百麗時尚還在上市前多次向股東派付股息,提前瓜分收益。2020財年、2021財年和2022財年前九個月,百麗時尚的附屬公司分別向其當時股東百麗國際宣派股息人民幣70億元、42.28億元和20億元。
貝多財經了解到,百麗時尚在招股書中稱,百麗國際其后將絕大部分所收取的股息用于償還2017年私有化產生的債務。于2021年11月30日后直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該公司并無向集團以外的任何實體宣派任何股息或作出任何分派。
而本次沖刺港交所上市,百麗時尚還計劃將募資金額的一部分用于償還借款。據介紹,百麗時尚擬募資主要用于償還短期銀行借款;進一步發展該公司的品牌及產品組合;投資技術舉措,以加速業務多個方面的數字化轉型;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等。
與之對應的是,百麗時尚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訂立的若干銀行融資借取總金額為26億港元(約相當于人民幣21億元)的無擔保銀行貸款,為期少于一年,年利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加1.3%至1.5%。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百麗時尚的銀行借款約為37.963億港元,其中包括:上述26億港元境外銀行借款,及約人民幣9.717億元(相當于約11.963百萬港元)的短期境內銀行借款。
報告期內,百麗時尚的融資收入(銀行及其他存款的利息收入)分別為2110萬元、4910萬元和6840萬元,融資成本(利息開支)分別為8710萬元、1.029億元和8340萬元,融資成本凈額分別為-6600萬元、-5380萬元和-1500萬元。
此外,貝多財經發現,百麗時尚的存貨金額較高。截至2020年2月29日及截至2021年2月28日,百麗時尚的存貨分別為37.46億元、36.68億元。而截至2021年11月30日,則增加至46.71億元。
截至2020年2月29日、截至2021年2月28日及截至2021年11月30日,百麗時尚的減值虧損撥備分別為3.10億元、3.45億元和2.57億元,該等減值虧損撥備主要歸因于淡季未能售出的存貨。
這意味著,百麗時尚對現金的需求量較大,也容易形成存貨積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