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全國疫情呈現局部高度聚集和多點散發態勢,對國內化工市場的供應端、需求端、物流及倉儲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瘜W品市場波動劇烈,化工行業企業被迫停工、停產、停運現象頻發。

渤海石化:

期發布公告稱現階段外部疫情導致全資子公司渤海石化無法維持經濟生產量,從而造成產品經濟不足。經研究決定,自3月23日起對渤海石化PDH裝置實施有序停產,停產時間預計15天左右。

沈陽化工:

受政府疫情防控要求、下游主要企業停產限產以及跨地區物流受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企業將于2022年3月23日起臨時停產。

魯北化工:

期濱州市新冠疫情形勢嚴峻,按照政府疫情防控指揮部的要求,對市內人員、車輛進行管控、管制,加之受滄州等周邊地區疫情防控措施影響,公司原輔材料供應、產品銷售受到影響。全資子公司金海鈦業原年產10萬噸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金海鈦業新投產的年產10萬噸硫酸法鈦白粉生產線正常運行)、下屬硫磷科技公司磷銨生產裝置自3月21日起臨時停產檢修。

青島堿業:

大量外來車輛不能按時到廠提貨,去外地送貨的車輛也因很多地區無法到達,直接影響企業正常發貨。

海灣化學:

高速公路進出口頻繁管制、臨時封站、強制勸返、對來往車輛和人員分區域限制管控等措施,給原材料按時到貨和固液產品汽運發貨帶來極大挑戰。

華魯恒升:

外地司機不愿來拉貨,當地司機送貨也是阻力重重。

巴斯夫、三井化學等大廠遭遇不可抗力

放眼海外,國外化工大廠則在遭遇不可抗力之下無奈停產。

巴斯夫:

位于北美蓋斯馬工廠的40萬噸/年MDI裝置因發生預料外的設備故障,影響工廠運營能力,當前巴斯夫正在對設備進行積極維修,目前預測生產中斷大約持續3個星期。

美國環氧樹脂生產商Olin:德國工廠將停止生產環氧樹脂,只因生產成本太高,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PTA巨頭三井化學:

計劃于2023年8月關閉日本巖國大竹的精對苯二甲酸(PTA)工廠,該工廠的生產能力為40萬噸/年。主要原因是全球市場行情下滑,同時日本國內需求減少。

此外,因日本發生兩次強震,東京電力公司稱服務區超過200萬用戶斷電,目前仍有發電機組停止運作,化工廠、煉油廠也受到影響,多家企業被迫關閉。

運輸不暢伴隨運費大漲

受國際疫情、國際形勢影響,3月22日,蘇伊士運河管理局發布一系列通知,自5月1日起,全面調高船舶通行費。費用的上漲幾乎適用于所有的船舶類型,包括運載原油、石油產品、化學品和其他液體散貨的油輪、干散貨船、通用/多用途貨船、滾裝/滾裝船、集裝箱船和其他船只。其中集裝箱船北向通道(紅海地中海)的通行附加費最高上漲了20%,通行費的上漲最終一般會轉嫁給托運人承擔。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表示,這次漲價是由于“全球貿易的顯著增長、船舶經濟的改善、蘇伊士運河航道的發展和過境服務的提升”。這些費用是臨時征收,之后可能根據航運業的市場情況進行修改或取消。

而從國內化工市場來看,疫情對于華南、華東的影響相對較大,鈦白粉、甲醇、聚丙烯、PTA等化工細分領域產品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

鈦白粉:東北、華東、華南等物流影響較大。部分生產商建議用戶提早下單、做1.5-2倍安全庫存預算、做好物流時效延長的準備。

甲醇:西北區域內部分企業裝置降負或停車,多地貨源流通受限,疫情導致運費高企,沿海汽運提貨轉弱。

聚丙烯:企業制成品運輸受限,普遍為物流較慢,配送周期較長。

聚乙烯:由于物流停運,部分交通管制,運輸難度增加,訂單原材料采購較為謹慎。

PTA:乍浦地區發貨較為緊張,部分貨源都是在港口待發的狀態。

MEG:張家港地區發貨速度放緩,寧波港海外MEG進口船只較多,有進口貨物被拒收的情況發生。

短纖:江陰地區發貨去山東地區較為困難,江浙地區運貨去河北、山東運費上漲30%。

苯乙烯:江陰庫區提貨受阻,終端提貨效率減慢30%。

尿素:目前新疆及山西貨源出運不暢,山東地區流入貨源減少,疫情封控導致汽運方面以及部分廠家發運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