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北大西洋公約》第五條內容中顯示,一旦北約確認有成員國受到攻擊,那么他國成員必會做出反應。也就是說,俄羅斯只要攻打了美國及北約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車輛,就將引發一場“大戰”。
3月13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威脅稱,如果有一顆炮彈,或是一顆子彈擊中了北約國家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車隊,這種行為將會觸發北約的集體防御條款。
3月12日,布林肯就曾宣布將會向烏克蘭提供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并繼續向烏克蘭運輸武器彈藥。
盡管美國、北約均出手警告俄羅斯,但俄羅斯方面卻不為所動沒有因此停止展開攻勢。3月13日晚些時候,俄空軍圖-160戰略轟炸機發射出12枚空射巡航導彈,炸毀了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所謂的“亞沃里夫國際安全巡邏中心”。
顯然,美國和北約的警告、威脅對俄羅斯來說毫無效力。從俄軍的雷霆手段可以看出,俄軍說打就打,絲毫也不含糊。想必,俄軍的強硬手段著實讓美國、北約瞠目結舌。
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對此指出,一些國家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行為十分危險。并明確指出,這些輸送武器的車隊會成為俄羅斯軍隊的合法目標。
俄羅斯的立場十分明確,直接告訴北約和美國,如果再不停止武器輸送,那么下一個被摧毀或被截獲的就是這些還在路上的武器彈藥。
俄羅斯此番強硬的回應更像是在警告美國和北約,而絕不妥協的態度從氣勢上更大程度地壓制住了對手,不管是美國還是北約在這件事情上只能自求多福了。
一直以來,美國企圖破壞世界規則,在俄烏爆發的這場戰爭中,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美國想用“強盜本色”創造“霸權主義”,不過現如今的世界早已不是美國一國當大的時代。俄羅斯這次強硬出擊,不過是用美國行事辦法做以回擊罷了,從目前形勢來看,這招對美國確實有一定震懾作用。
現如今,西方陣營也已經亂做一團,國際形勢根本不在美國的“控制之下”。歐洲物價飛漲、美國汽油價格幾輪飆升,世界經濟已經亂七八糟,通貨膨脹更是接踵而至。
美國行業分析師倫德伯格表示,俄烏沖突開始后,全球供應鏈憂慮情緒持續蔓延,而油價飆升只是表象之一。
3月14日嗎,芬蘭經濟事務部長米卡·林蒂萊發出警告,受俄烏沖突影響,芬蘭食品價格可能將翻倍上漲,國民要為“戰時價格”做好準備。
事實上,不止芬蘭經濟受到嚴重影響,歐洲各國均感受到了石油價格上漲和各類通脹危機,如果這場戰爭還不能及時制止,那么糧食問題、化肥以及各類自然資源供應都將出現重大危機。
戰爭無益于和平,更無益于人民,希望那些還在為烏克蘭輸送武器和提供所謂幫助的西方國家,能夠早日醒一醒。唯有停止戰爭,才能換來人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