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日本內閣府公布的“第四季度及2021年國民經濟核算”報告顯示:四季度的經濟同比增速為0.7%,整個2021年的經濟增長率為1.7%。現在,這個已經“過時了”,新的數據出來了。

第四季度同比增速,不再是0.7%了

北京時間3月9日上午,日本內閣府發布了新的國民經濟核算報告,將2021年第四季度的日本經濟同比增長率下調為0.4%。環比增速由初值的1.3%,調整為1.1%;環比年化增速也由初值的5.4%,調整為4.6%。

同比、環比、環比年化增速,這么多增長率是不是看糊涂了?其中,同比增長0.4%指的是:將日本2021年第四季度的經濟與2020年第四季度相對比;1.1%的環比增速,則是用2021年第四季度與第三季度相對比。

4.6%的環比年化增速,則是將剛才提到的“季度環比增速,擴大至一整年”。如果您想知道環比年化增速的詳情,請關注本專欄的其他文章,如:對日本一開始公布的數據解讀文章:《四季度,日本GDP同比增速是5.4%,還是0.7%呢?》

據報道,經過更為詳細的統計、核算后發現:日本居民消費的復蘇程度低于初步統計時的表現;對外貿易也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逆差,再加上投資低迷等因素影響,日本經濟復蘇態度低于市場預期。

2021年全年的增速,不再是1.7%了

新發布的報告還顯示,日本2021年全年的經濟增長率也不再是最初公布的1.7%,變成1.6%了。完成的名義GDP則由初值的542.29萬億日元,調整至541.9萬億日元——按均匯率換算為4.931萬億美元。

按1.258億左右的人口計算,日本2021年的人均GDP下滑至3.92萬美元。與其他一些大國在2021年創下歷史新高不同,日本多個經濟部門的活躍度較低,增長乏力且仍未走出長期停滯的桎梏。

對于這種現象,南生認為可以從經濟發展的三種角度來解讀。首先是GDP生產法注重各行業的“增加值”。這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推動技術進步或者是增加勞動力,獲得工作效率和工作數量的提升。

另一方面則是需要不斷地開辟新行業,獲得新興產業發展紅利期的成果,擴大經濟。而日本恰好在技術升級、勞動力和新興產業等領域發展相對滯后,而中國、美國、韓國等卻在這些方面進步神速。

其次是GDP的支出法,注重的是“消費、投資和凈出口”。與德國、韓國類似,日本國內的市場相對狹窄,曾長期實施出口導向型的發展模式——對外貿易長期處在順差狀態,但在2021年卻轉變成逆差。

還有投資,同樣規模的資金“投入到傳統領域,與投入到新興產業帶來的增加值是不可相提并論的”。換言之,經濟長期低迷,是日本在多項新興產業領域未能取得實質進展,而在傳統領域又不斷被蠶食后的必然結果。

再看收入法,GDP關注的是:居民收入,企業盈余、固定資產消耗、各種稅費等,是與支付法相對應的。日本國稅廳公布的報告顯示,日本就業人員的薪酬在最20多年沒有多大變化。

再加上日本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日本居民在養老問題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用于消費領域的投入必然會低迷了。再加上日本企業遇到了越來越大的競爭,在新興產業又缺乏建樹,盈利能力下滑

總之,日本經濟無論是觀察生產、收入還是支出,都未能取得實質的改善。其經濟規模在5萬億美元上下徘徊,人均GDP在4萬美元左右波動,已停滯20多年了,可能還將停滯若干年。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