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通報員工摸魚侵犯個人隱私嗎? 做完工作摸魚有錯嗎?】昨天(11月16日),網上流傳出一份來自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美集團”)的內部文件《關于違反員工行為規范的處罰通報》截圖。此圖一出隨即引發熱議,并在當天登上微博熱搜。

筆者注意到,通報中羅列了各個區域員工在辦公區域從事與工作無關之事,如:電腦游戲、上網聊天、聽音樂等等。

而昨天晚些時候,國美集團對媒體作出回應,證實該文件確實存在,并稱“站在公司的角度,一定會遵循員工手冊,對員工進行一定的管理”。

1

此次通報中,共有11名員工(包括一名外包)被公司進行了通報和相應處罰。

據通報顯示,在8月30日-9月30日期間,國美總部針對非工作流量信息進行統計排查后,發現部分員工在工作區域內占用公司公共網絡資源從事與工作無關事宜,如:玩電腦游戲、上網聊天、聽音樂等。

筆者注意到,國美員工上班期間看視頻“騰訊視頻”最多,其次是“抖音”;而聽歌軟件則是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其中,一名被通報員工比較引人注目,該員工使用網易云音樂消耗了22.5G流量,比其他樓層一些看視頻的人耗用流量更多。

根據《員工行為規范及辦公場所管理標準》中相關規定,對于這些員工予以警告處罰,部分外包員工予以清退。

網友議論紛紛。有人笑稱,“想要摸魚千萬不要連公司內網”;有人則表示,“這是企業變相零成本裁員”;還有人提出質疑,“企業對員工權益的保障實現了多少”……

對此,國美集團公關部相關負責人作出回應:“每一個員工在進入公司的時候都有一份員工手冊,(公司)會組織員工學習相關考勤及休息時間等規章制度。我們的午休時間是 12:00 - 13:00,有的員工看視頻就用了 22G,核算下來,可能累計看了長達十幾個小時的視頻,任何一家公司的午休時間應該都沒有那么長。”

該負責人還補充表示,如果員工能給出合理的解釋,HR 將進行正確的判斷。

2

當然,網上討論最為激烈的是,很多網友認為通報細節變相曝光了一個事實,即企業對員工的信息掌控要比大家想象的多得多,不僅知道員工瀏覽網上咨詢的具體時間段、具體的APP,就連不同員工使用APP的流量情況都一清二楚。而這還只是手機接入公司WIFI的情況,若使用的是電腦……

這讓筆者想起來了近期的幾個新聞,如企業安裝攝像頭監控員工,甚至有些公司設置了“如廁監控器”,員工在廁所里待了多久都一目了然。

上海市君悅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平晟律師在接受筆者采訪時表示,企業督促員工在工作期間專心工作本身沒有錯,“如果員工利用企業的資源(比如流量)做和工作無關的事情,相當于占用了企業的資源,但沒有為企業增加效益,嚴格意義上也侵害了企業的權利。企業進行必要的核查并采取措施督促其改正,行為本身有一定合理性”。

但朱平晟也指出,企業的具體做法應當根據經過工會批準或職工大會通過的員工手冊或規章制度執行,“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應該‘依法辦事’,在企業內部同樣應該依法(依據企業與員工均認可的內部規范)辦事,比如規章制度已經規定了工作期間的規范,員工瀏覽相關網站確實違規,則可按規定處理;如果并無相關規定,員工的瀏覽行為也未影響其工作任務的完成,國美的處理方式就失之偏頗”。

在朱律師看來,國美的處理方式還有一個爭議點在于是否侵犯員工的隱私。他認為,如果通報的方式在企業規章制度中有規定,就沒有太大問題,如果沒有規定,處理本身就缺乏依據,這樣的方式缺乏合理性和正當性。

“換句話說,即使員工行為確屬違規,或許也可以采取更人性的方式處理,比如第一次違規時,在采集證據后,先與當事員工私下溝通,進行批評教育,第二次違規時再升級相關措施,避免集中式、‘大字報’式的方式,減少對員工個人的名譽、精神上的傷害。”朱平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