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地產文庫】地產人自我提升的免費充電站!百萬份行業文檔免費下載→戳這里即刻體驗

近日,建發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現金方式協議收購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控股”)持有的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凱龍”)不超過30%股份。


(資料圖)

就此次股權轉讓事宜,業內普遍認為與紅星控股的資金壓力有關。據紅星控股2022年公司債券中期報告,2022年上半年末,紅星控股合并范圍凈利潤為-27.2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4.75%。同期,紅星控股總資產為1874.88億元、總負債卻高達1229.18億元。

1月9日大漲之后,1月10日上午,美凱龍(港股)股價保持上揚態勢,截至記者發稿報3.07港元/股,漲0.33%,而建發股份股價則持續1月9日的下跌態勢,截至記者發稿報12.57元/股,跌6.89%。

↓今日中指報告精選↓

2022年房企融資盤點:腰斬與翹尾

中指丨2022年中國房地產政策盤點

中指丨2023元旦樓市數據新鮮出爐!分化行情加劇

中國房地產市場月報2022年12月

2022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百億專題

就出售美凱龍部分股權的考慮、控股股東若易主對于紅星美凱龍在家居領域的發展影響、巨額負債如何處理等問題,1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多次撥打“企查查”平臺公布的紅星控股電話號碼,但一直顯示“用戶正忙”。不過,有投資者樂觀表示,無論是從現金流還是品牌角度,美凱龍仍算是優質資產。而如果交易成行,預計也將有效解決美凱龍資金壓力。

紅星控股巨額債務壓頂

1月6日,美凱龍公告稱,控股股東正在籌劃控制權變更。1月8日,建發股份、美凱龍雙雙公告籌劃控制權變更的相關進展。

公告稱,建發股份正在籌劃通過現金方式協議收購紅星控股持有的美凱龍不超過30%的股份。交易完成后,建發股份可能成為美凱龍控股股東。不過,本次交易尚處于籌劃階段,建發股份尚未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交易事項,雙方尚未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具體交易方案仍需進一步協商和確定。

受此消息影響,紅星美凱龍H股迎來大漲,盤中一度漲近30%,截至1月9日收盤報3.14港元/股,漲23.14%。而建發股份截至1月9日下午收盤,報13.51元/股,跌9.51%。之后,建發股份投資者關系部向投資者坦言,“跌停與公司擬收購美凱龍部分股份有關”。

1月10日上午,美凱龍(港股)股價保持上揚態勢,截至記者發稿報3.07港元/股,漲0.33%,而建發股份股價仍繼續下跌,截至記者發稿報12.57元/股,跌6.89%。

據公開資料,美凱龍于2015年在香港上市、于2018年在A股上市,是全行業中第一家在A+H股上市的家居公司。2019年初,美凱龍還曾獲取阿里巴巴43.59億戰略投資,一時間風頭無兩。而此次股權轉讓事宜,業內普遍認為與紅星控股的資金壓力有關。

據紅星控股2022年公司債券中期報告,2022年上半年末,公司股合并范圍凈利潤為-27.28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94.75%。同期,紅星控股總資產為1874.88億元,總負債卻高達1229.18億元。2022年12月25日,美凱龍發布控股股東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奕盈的減持計劃,擬合計減持最高不超過3.41%的股份。僅按公告披露前一日收盤價計算,合計套現金額超過7億元。該公告透露,“擬減持原因”為償還債務。

與此同時,美凱龍的經營情況也不容樂觀:2022年三季度報告顯示,美凱龍前三季度營收為104.84億元,同比下滑7.67%;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18億元,同比下滑36.17%。

最新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美凱龍經營了94家自營商場,284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8家家居商場等。而2022年10月,美凱龍披露,因公司自2022年9月初起對部分減免符合條件的自營商場部分商戶相應減免了租金及管理費,2022年9月發生當月公司自有商場的合計合同租賃及管理費收入較上月環比下滑的情形,即2022年9月較8月下滑5300余萬元,下滑比例為8.81%。

去年12月23日,武漢市裝飾建材家居發展商會對美凱龍發出停業通知書,宣布因疫情反復下導致商場內顧客流量總體較低、商戶要求美凱龍減租溝通無果,決定自12月24日開始,對漢西紅星等美凱龍設立于武漢的五大賣場統一關停店面,不再營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股權轉讓之前,紅星控股已轉讓了部分旗下地產開發業務及物業管理公司股權,包括2021年7月,紅星控股以40億元的價格將紅星地產70%股權售予遠洋;2021年10月,紅星美凱龍家居集團將子公司上海美凱龍物業管理服務80%股權售予旭輝永升服務,現金代價6.96億元。

紅星控股為何考慮出售美凱龍部分股份?若控股股東易主,紅星美凱龍在家居領域的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收購完成后,公司的高額負債又會如何處理?1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多次撥打了“企查查”平臺公布的紅星控股電話號碼,但一直顯示“用戶正忙”。不過,在“股吧”平臺上,有投資者樂觀表示,美凱龍與建發股份本次交易規模不小,預計將有效解決美凱龍資金壓力。

地產國資“黑馬”建發系擴張兇猛

相比巨債壓頂的紅星美凱龍,具有國資背景的建發股份正處于業績上升期。

官網顯示,建發股份是以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產開發為雙主業的現代服務型企業。公司業務成立于1980年,1998年6月由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獨家發起設立、并在上交所掛牌上市。目前,廈門市國資委實際控制建發股份,持股45.13%。

作為廈門國資委下的龍頭房企,建發股份上市上市以來連續多年高速發展,營業收入、凈利潤、凈資產等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接近30%左右的速度增長。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078.44億元,稅后凈利潤109.63億元。至2021年末,總資產6024.59億元,凈資產1369.18億元。

目前,建發股份主要由建發房產(建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聯發集團(聯發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公司進行房地產業務開發。其中,建發股份持有建發房產54.65%股權、持有聯發集團95%股權。

近年來,“建發系”在多個一二線城市公開土拍市場上大舉奪地。據數據,2022年房企新增貨值TOP100排行榜中,建發房產新增土地貨值達908.5億元,居第10位。

而在銷售方面,建發系的表現更具韌性。建發股份2022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子公司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2022?年1-9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全口徑)1189.18?億元,同比下降29.17%;7-9月共實現合同銷售金額(全口徑)442.76億元,同比下降12.62%。2022年1-9月,公司房地產業務分部的營業收入達到368.83億元,同比增長27.27%;房地產業務分部實現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62億元,同比下降33.66%。

盡管業績有所下滑,但建發房產全口徑銷售額達1703.2億元,位列第十,排名較2021年上升11位。華安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建發股份背靠廈門市國資委,國資背景造就天然融資優勢,報告期內融資成本進一步優化。在地產業務板塊,銷售雖受累于行業疲軟有所下滑,但表現仍優于行業,公司土儲充裕且優質,為公司房地產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就公司為何考慮收購紅星美凱龍30%股份、收購完成后對于公司在家居業務方面的影響如何、是否接手紅星控股相關債務等問題,1月9日下午,記者向建發股份證券事務部撥打了電話,接聽人員表示“不了解更多情況,建議發送采訪提綱”。而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采訪回復。不過,公開報道顯示,1月9日,建發股份投資者關系部門人士向部分媒體強調,“公司收購30%的股權,不可能將(紅星控股、美凱龍)所有債務接過來”。

而對于此次收購家居龍頭股權,業內認為可以填補建發股份的業務空白。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記者指出,紅星美凱龍等家居企業屬于房地產下游與配套行業,與建發股份具有較強的協同效應。若成功收購紅星美凱龍30%的股份,可以作為上市公司紅星美凱龍的實際控制人,“在通過合并報表增厚建發股份業績的同時還可以與紅星美凱龍形成資本市場上的相互策應關系,利好建發股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