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地產文庫】地產人自我提升的免費充電站!百萬份行業文檔免費下載→戳這里即刻體驗

2023年伊始,多地便傳出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的好消息。


【資料圖】

1月2日,人社部官網發布了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截至2023年1月1日)。從月最低工資標準來看,上海的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590元,居全國首位,其次深圳和北京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分別達到2360元和2320元。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深圳、重慶、四川在內的14個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均已經達到2000元及以上。

↓今日中指報告精選↓

中指丨2023元旦樓市數據新鮮出爐!分化行情加劇

中國房地產市場月報2022年12月

2022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百億專題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2022年12月)

中國物業管理行業?2022?年度總結與?2023?年度展望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既能依法、及時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也會影響與最低工資標準掛鉤的待遇的享受,如失業保險金、工傷津貼、單位停工停產企業職工基本生活費等,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做為市場主體的用人單位,不能被動接受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而要主動調節本單位最低工資保障水平,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形成較強的市場競爭能力,勞動力市場主動權掌握有益處。”資深人力資源服務專家、安徽省勞動學會常務理事汪張明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農文旅產業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袁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現在各省都在搶奪人口、搶奪勞動力,最低工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薪酬信號。提振經濟、發展經濟是需要大量勞動力支撐的,如果最低工資太低,就不利于留住本地打工者,導致勞動力流失。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勞動者權益保障,對于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也是有正向幫助的。”

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位居榜首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于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據人社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從月最低工資標準來看,上海位居全國榜首,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590元。其次是深圳的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2360元,而位居第三名的北京,月最低工資標準達到了2320元。從小時最低工資標準來看,北京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最高,達到25.3元,其次天津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2.6元。

目前,上海(2590元)、深圳(2360元)、北京(2320元)、廣東(2300元)、江蘇(2280元)、浙江(2280元)、河北(2200元)、天津(2180元)、山東(2100元)、四川(2100元)、重慶(2100元)、福建(2030元)、湖北(2010元)、河南(2000元)在內的14個地區月最低工資標準已經達到2000元及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海、北京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不含勞動者個人依法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由用人單位另行繳納。這意味著,上海和北京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含金量”更高。

袁帥指出,我國最低工資制度實施以來,其受益面不斷擴大,實行最低工資制度,對于保障職工的勞動權益和合法利益,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實行最低工資制度,為勞動關系中的勞動報酬部分提供了一個法律依據,有利于正確確定勞動關系,也為企業搞好內部分配提供了一個基礎。

新年多地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事實上,相比人社部于2022年4月公布的全國各地區最低工資標準情況,云南、河北等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發生了變化。

2022年8月,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關于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通知,決定從2022年10月1日起,調整全省各地最低工資標準。

云南省此次調整按照縣級行政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保持三類標準,其中一類地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670元提高到19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15元提高到18元;二類地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500元提高到175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14元提高到17元;三類地區的月最低工資標準從1350元提高到1600元,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從13元提高到16元。

而河北省的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是從2023年1月1日開始實施。按照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三檔最低工資分別為2200元、2000元、1800元,相比此前提高了300元、210元、120元;調整后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第一檔每小時22元、20元、18元。

除此之外,河北省明確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以下各項:延長工作時間的加班加點工資;中班、夜班、高溫、低溫、高空、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接下來,即將迎來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地區還有貴州省。

2022年12月30日,貴州省決定自2023年2月1日起,貴州省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一

類地區每月1890元,二類地區每月1760元,三類地區每月1660元。非全日制用工的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一類地區每小時19.60元;二類地區每小時18.30元;三類地區每小時17.20元。

對于多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袁帥認為,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有利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這也是擴大內需、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現實需要。只有勞動者的基本生活有所保障,才能更好的投入到社會經濟建設中,才有可能保障和推進發展。

“提升最低工資標準對于低收入群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帶來相關群體的收入增加,生活條件的改善,增加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而隨著相關群體收入增高后的消費能力的增長,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同樣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鵬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最低工資標準提升其實將受到國家宏觀政策、物價水平、相關行業發展的均衡性、城鄉均衡性等多重因素影響。

獨立國際策略研究員陳佳同樣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最低工資標準提高的直接受益者是工資水平處于最低工資標準區間的勞動者。實踐中,這類勞動者往往都在民營經濟最為活躍的廣大中小微企業的用工合同中,是最低工資標準提高所覆蓋的真實群體。

在他看來,最低工資標準上調是為了提升廣大勞動者的福利,實現更佳的勞動者權益保障。但從當前的宏觀經濟大環境來看,最低工資標準上漲會受制于宏觀經濟反彈的內生動力機制,許多方面必須做好配套工作才能真正讓政策變化的目標勞動者真正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