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俊發地產有限公司(簡稱“香港俊發”)公告稱,無法按期償付HKJFPC?11?12/24/22。

據WIND數據顯示,這筆美元債全稱為“力佳環球投資有限公司?11%?優先票據20221224”,簡稱“俊發地產?11%?N20221224”,發行金額1.21億美元,年利率11%,在2022年12月24日到期,目前屬于實質違約狀態。

1?評級被下調


(相關資料圖)

就在這次違約事件前,2月28日,惠譽下調俊發地產長期外幣發行人評級至“B-”,展望“負面”。

惠譽還將俊發地產的高級無抵押評級以及Power?Best?Global?Investments?Limited的未償債券評級從“B+”下調至“B-”,回收率評級“RR4”。

評級下調是由于該公司的流動性和融資渠道有所削弱。

負面的展望反映了為2022年10月和12月到期的資本市場債務再融資的不確定性。

據公開據數據顯示,俊發地產過去3年,銷售金額分別為550.3億元、582.4億元、670.1億元,未完成3年前制定的千億年營收目標,其回款率也由2019年的76.47%降至2020年的72.27%。

銷售額提升回款率下降,基本都是用“工抵債”,即美化了報表又抵消了債務,一舉兩得。

在債務層面,俊發同樣存在疑問。

截止21年6月底,俊發地產流動性現金為45億人民幣;

而2022年10月到期的境內公司債券為20億元人民幣,有2.37億美元債券于2022年12月到期以及有20億元人民幣公司債券于2023年3月到期。

且俊發諸多項目與中航信托合作設立子公司,存在明股實債嫌疑。

2?創始人曾因行賄入獄

1998年,年僅23歲的李俊成立俊發集團。

2001年,俊發因開發“俊園”豪宅項目名聲大噪,這也是昆明最早的高端小區。

不過,2003年,李俊卻因行賄罪被判刑。

1997年和1998年,李俊為承攬昆明市五華區螺螄灣市場改造工程、昆明市園林住宅小區的開發權,向時任云南省副省長的李嘉廷及其兒子共計行賄950萬元。

最終,李俊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并處沒收財產30萬元。

2004年,李俊重出江湖,先后開發了“金星園丁”二期、“水晶俊園”、“世紀俊園”等項目。

2007年,俊發再次牽涉昆明市規劃局原局長曾華的行賄案件。

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為開發一個新項目,在項目審批過程中,俊發公司向曾華送上了人民幣1萬元、美金1000元,及價值人民幣5.1萬元的翡翠項鏈一條。

不過,這次事件,并未讓李俊再次陷入深淵。

俊發的發展與另一位地產大佬密不可分,萬科創始人王石。

在俊發集團的官網上,記錄著李俊與王石的淵源。

二人保持著多年的友誼,2000年,俊發聘請王石出任獨立董事。

2004年,俊發再次聘任王石擔任特別顧問,在王石的推薦下,俊發加入中國城市房地產開發商策略聯盟。

王石對俊發的企業管理制度影響頗深。

2000年,在王石的引薦下,資深地產人袁昆加入俊發,擔任俊發CEO,從此,俊發走上了與萬科相同的職業經理人道路。

2002年,袁昆離職俊發。

此后,CEO職位空缺了四年,2006年,李俊提拔俊發元老級人物趙彬擔任董事長及CEO,后者在這一職位一干就是十年,并帶領俊發躍升云南房企“一哥”,晉級百億俱樂部。

2015,趙彬辭任CEO,僅保留董事長職務,CEO一職由原龍湖高管周德康接任。

不過,周德康僅上任半年便選擇離任。

2016年,趙彬從俊發離職,加入紅星美凱龍。

2016年,隱居幕后的李俊親自掛帥,擔任俊發集團董事長、CEO。

2017年,李俊提出“2017-2019三年戰略”,宣布要在全國六大區域布局,力爭未來三年實現千億目標。

2017年,俊發的地產板塊銷售額為381.3億元,三年實現千億是個不小的挑戰。

2018年,原陽光城總裁張海民加入俊發擔任CEO。

張海民有著豐富的地產行業經驗,他曾在萬科任職10年,歷任北京、深圳萬科地產營銷總經理。

后加入陽光城,擔任副總裁、總裁,期間,帶領陽光城向千億規模沖擊,銷售額從2015年的31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915億元。

張海民的加入,有消息認為這是俊發在擴大規模做強業績的同時,為上市做準備。

然而,好景不長,張海民加盟俊發僅10個月,便宣布辭職。

有觀點稱,張海民擅長并購、高周轉,但這種模式想要復制到擅長做城市更新項目的俊發身上并不容易,城市更新項目周期長,受所在城市政策影響大,很難做到標準化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