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產品】開發云數據中心新增“產業政策”模塊,支持關鍵詞、標題搜索!→戳這里試用

中國城市改革發展中心理事長李鐵稱“唯有房地產才能拉動經濟,因為房地產關乎上百個行業,不買房就意味著不裝修不買建材不買家電,那么何來內需?”

08年之后,人人都有了“買房夢”,城市房價飛漲,先是一二線城市突破百萬住宅,上升數億豪宅,接著三四線城市單價突破兩萬每平,十年的時間,中國房地產終于從量變實現了質變。


【資料圖】

直到現在,房價的持續飛升,讓越來越多的人篤信“買房賺錢”,越來越多的炒房客實現“資產大咖”,一旦經濟形勢出現一點問題,房地產永遠會活躍在經濟前線。

房地產能拉動什么?

當然是相關產業的生產。開發商參拍土地,購買材料,雇傭勞工,這幾項帶動了整個建筑行業;90%的購房者都需要辦理各樣手續以及貸款,于是,銀行、中介的相關服務順應而生;一般人購房后需要裝修、家電、家具、電信等配置。

房地產的發達足夠讓這些市場數以百萬計的公司生存!

↓相關報告下載↓

2022年1-11月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業績排行榜

2022年1-11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TOP100排行榜

《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報告(2022年11月)》

中指丨中國房地產政策跟蹤報告(2022年11月)

北京房地產市場周報2022年第48周(11.21-11.27)

炒房團,囤房等待房價上漲,再以更高的價格達到暴利;中介,盼著房價增長,得到更為豐厚的提成;開發商,看著市場風向,直接坐地起價;拆遷戶,身懷巨款釋放樓市需求,消費庫存。

房價就是這樣漲起來的。事實上,房地產拉動了經濟,帶動了資本主義更加致富,但是真正需要房子的剛需者玩不起了,已經買房的被房貸透支半生家業。為了買房、還貸他們縮衣節食,如何再消費?

無論如何,房價上天已經是事實,副作用的危險也已經漸漸凸顯。

一、家庭負債率上升!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顯示,2018年末,我國住戶部門貸款余額47.9萬億元,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為25.8萬億元,占住戶部門債務余額的比例為53.9%。

二、實體經濟受損!房價飛升之后,無論是剛需購房、還是炒房、還是投資者都把投資方向放在了房地產市場,房地產市場的資金越來越飽和,也就導致實體經濟逐漸被壓縮,而實體經濟飽含了居民的生活之本,長久壓縮下去必定會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三、居民幸福感下降!高房價、高房貸、低收入,過度失衡的房價收入比讓我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每個月的房貸讓我們喘不過氣來,根本沒有心思、沒有能力去消費緩解壓力、修身養性的項目。久而久之越來越疲憊,越來越抑郁。

不少人說,高房價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放出了惡貫滿盈的人類貪欲,是危害社會的最大毒瘤。

不妨大膽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房價從一萬五降到了八千,會發生什么?

首先是購房的家庭。房價下跌但是銀行貸款沒有減少,眼看著自己負債上百萬的房子,別人全款五六十萬直接入住。炒房者囤房上千萬,轉眼就折價賠得本都不剩,空房留著無人買無人看。

其次是房產相關的實體經濟。建筑行業、家居家電、銀行行業,出現短時間的增長后陷入絕地。各大公司利潤減少只好裁員、縮小市場成本以求活路,大量的失業人群出現,但是工作需求已經飽和,這些人何處安置?收入下降、無法安居甚至產生負面情緒的人群又如何安撫?

最后是房價關聯著的銀行資產負債。房企的普遍債務較高,前20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在80%以上,別說房價折半,打7折下來,房價就已經是負資產運行,不出幾個月就會關門大吉,更不用說為房企提供貸款的銀行,稍不注意就是一場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通貨膨脹、失業、社會負面情緒足夠讓一個強大的國家陷入困境!房價的調控勢必是一場漫長的戰斗!

房地產早就已經成為了經濟環節中重要的一環,雖然媒體不止一次報道“天價房地產,已經不足以成為中國經濟回升的引擎”,但是房價最終不會如同上文設想一般暴跌,國家對房價的調控只會越來越嚴,房價會越來越穩定,中國經濟會漸漸擺脫對房地產的依賴!

未來的房子不再是“實體貨幣”,房子本就該是一個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