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中指社群】什么是地產圈?看這里——快速進群,讓自己的圈層轉起來~

“外貿連著整體經濟,就做好外貿工作和經濟工作而言,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形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在發言中提出,目前,就業、物價總體穩定,主要經濟指標呈現邊際改善態勢。經濟運行朝著經濟合理增長軌道前行。

在國際形勢超預期因素影響下,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和大趨勢是沒有變的,背后是大市場的韌性——中國有完備的工業體系,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又有深化改革的巨大紅利以及強大的制度等優勢。

此外,高培勇還強調,中國還有來自中華文明的源頭活水。他提醒有三點因素需要特別關注:第一是中國人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持續迸發頑強的生命力和超強的創造力;第二是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具有不竭的動力;第三是市場經濟主體,到今年6月底,我國已經有超過1.6億戶的市場主體,規模巨大。

高培勇同時提出,特別需要注意,中國市場主體成長過程是和中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同步而行的,在40年的市場經濟運行洗禮中發展壯大,對市場運行規律非常熟悉,而且擅長市場運作,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發展的根基和推動中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經濟韌性和中國經濟潛力,指的就是市場主體的韌性和潛力。”

高培勇認為,從這三個方面著眼,既能看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同時也能凸顯出超預期因素和中國經濟基本面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能堅定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幫助我們找準做好外貿和經濟工作的著力點和著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