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指社群】什么是地產圈?看這里——快速進群,讓自己的圈層轉起來~
(相關資料圖)
近期,青島居民買房的經歷刷屏,由此,網絡上引爆公攤面積之爭。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表示,“能不能借這樣的機會,下大決心,按套內實際面積來銷售?”白巖松的呼吁,得到不少網友的點贊與支持,目前來看,多數網友呼吁取消公攤。不過,在熱烈的取消呼聲中,相關專家也提出了新的疑問。
近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市近期新開的幾處新盤,關于公攤面積,銷售人士的答復多具有一定彈性,并且相差幅度不小。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理事長、匯力基金董事長孟曉蘇8月23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若按照使用面積買賣房屋,那么房價就太高了,社會各界可能會更難接受,這樣也沒有真正實現取消公攤。”豪宅研究院院長朱曉紅也對記者表示,取消公攤后將面臨兩個難題,即房價的控制和公共設施的保障。
得房率亂象
近期,一則消息引發網絡熱議:青島居民購110平米新房,銷售人員承諾公攤面積約31%,但新房到手后卻驚愕發現新房套內面積竟只有60多平,實際公攤面積高達46%。
記者了解到,上述青島居民所述的小區名為“維多利亞灣”。事實上,維多利亞灣小區只是海中的一粒沙,公攤面積問題在多地普遍存在。
8月20日-24日,記者采訪了北京市目前在售的部分新盤,關于公攤面積,銷售人士的答復多具有一定彈性,并且相差幅度不小。以7月15日開盤的北京城建·龍樾天元項目為例,其銷售人員表示,該項目得房率大約在78%-83%之間。7月19日開盤的沙子口某住宅項目,銷售人員表示其得房率在72%-78%。而6月19日開盤的端禮著項目銷售人員表示,得房率在75%-80%之間。
從記者的調研情況來看,近期開盤的項目,其銷售人員對于得房率的說明,多是一個區間,幅度在5%及以上。不過,與以上近期開盤的幾個項目不同,由首開地產、金融街控股、通州投資、北京融泰4家開發商共同開發的亦莊金悅郡項目,2020年已開盤,目前還在銷售,銷售人員坦陳,該項目得房率大約只有73%。
記者注意到,面對購房者關心的得房率問題,銷售人員也有一套話術為準客戶進行“心靈按摩”。以綠城沁園為例,面對得房率問題,銷售人員說明,“會贈送飄窗面積,飄窗不在房本面積內”。不過,北京市某在售項目的一位銷售人員曾對記者表示,目前相關部門已不允許再使用“贈送面積”這樣的措辭。
為提升房屋使用面積,開發商的設計也是“煞費苦心”。位于朝陽區的壹?亮馬由北京亮馬置業有限公司、九龍倉、綠城等幾家公司聯合開發。據相關銷售人員介紹,該項目的下躍產品設計得很巧妙,平層帶地下,而地下又是買一層送一層,地下得房率可達到200%。另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地上平層產權70年,地下室產權50年,地下實際是6米多高的挑空,可以做出一個夾層,這就達到了地下兩層的效果。銷售人員稱,實際上,壹?亮馬的樣板間就直接設計了地下兩層。
銷售人員表示,雖然壹.亮馬的樣板間已經分割了負一層和負二層,但為了通過建委的驗收,只將面積算成一層,所以現房不能直接分割。假設現房直接分割成兩層,就達不到“贈送”其中一層的目的。
北京市一位資深的房產銷售告訴記者,近幾年,北京市住宅得房率80%算是比較高的,78%的得房率是常態化,而個別公寓的得房率則比較低,有公寓得房率低至60%。
8月22日,記者針對公攤面積問題采訪了一位資深的房企營銷負責人,該位負責人表示,作為銷售人士,盡管有銷售話術,也要注意“程度”,以維多利亞灣的銷售人員為例,如果業主申訴的信息無誤,那這位銷售人員就是在“胡說八道”?!拔艺J為首先從銷售人員的管理上,政府應該監管?!?/p>
此外,該負責人認為:“假設立即取消公攤面積,也會倒逼房價的上漲,事實上,公攤面積的大小取決于售價,使用率高時,售價也高。解決問題的核心是需要多方聯合去科學規范公攤面積,而不是簡單地取消與不取消?!?/p>
公攤面積到底該不該取消?
公攤面積之爭由來已久,此次青島居民的經歷僅是一根導火索。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洪洋就曾提議取消公攤,表示不能由開發商信口開河,而業主毫無申辯權利。
不久前,中國質量萬里行曾監測到不少項目均存在公攤面積與實際不符合:山西省晉中市“臺商書語郡”、山東省濰坊市“金慶御花園”、山東省淄博市“天泰嘉億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春城金瀾灣”等。
對于公攤面積的困惑,著名主持人白巖松表示,“商品房的公攤面積呈擴大化趨勢,從最初的10%以下,到現在動不動就30%、40%,而且極不透明,讓消費者云里霧里地就被框入其中?,F在我們要擴大消費,要滿足住房剛需等,能不能借這樣的機會,下大決心,按套內實際面積來銷售?雖然可能表面上帶來房價平米數價格上漲,但漲得透明,讓消費者不被騙,實際上消費者還是受益人。”
事實上,對于取消公攤面積,業內人士也表示出相應的顧慮。孟曉蘇8月23日對記者表示,“我國按照建筑面積計算房價,建筑面積和使用面積之間大約有30%的差異,因此房屋買賣出現了‘公攤’的表述。若改為按照使用面積買賣房屋,那么房價就太高了,社會各界可能會更難接受,這樣也沒有真正實現取消公攤。”
8月21日,豪宅研究院院長朱曉紅對記者表示,公攤面積取消后將面臨兩個難題:1、房企建房成本提升,售房價格如何控制?2、公攤面積取消后,如何保障配套公共設施的品質?
律師:虛增公攤面積不好考證
對于公攤面積的解決辦法,多名法律界專業人士給出了解釋和建議。
京潤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志同8月23日對記者表示,常見的虛增公攤面積途徑有兩個,一是虛列公共建筑設施;二是虛增、夸大公共設施面積。譬如開發商將沒有為小區業主提供公共服務的“自用房”納入公攤部分,或者將500平米公攤面積說成1000平米。對此,購房者通常是稀里糊涂,弄不明白,也無從考量。事實上,即便是開發商為購房者提供了公攤部分測繪數據,數據也可能存在“水分”。
另外,張志同分析,開發商經常組織購房者集中簽約,人數多、場面熱鬧,購房人在火爆的氛圍中也很難仔細研究合同內容。如果業主有證據證明銷售人員此前的允諾與實際公攤面積相差甚遠,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因為這可能存在銷售欺詐。不過,若要維權,還需到住建部門查閱公攤部分的備案資料。測量公攤面積,也要請具備資質的第三方專業測繪機構重新測量。作為資深的房地產行業律師,張志同認為,取消公攤面積,讓消費者直接為套內面積明明白白買單,這能避免開發商“夾帶私貨”。
知名律師彭艷軍8月23日對記者表示,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規范公攤面積制度,細化、明確不同類型房屋公攤面積的最大比例、公攤區域的組成要素、公攤面積的測量方式、公攤區域的收費標準等,減少因公攤面積問題產生購房爭議或隱患。同時,可以引入“懲罰性賠償機制”,對于開發商違反合同約定隨意擴大公攤面積,較大幅度超過合理誤差的行為,可以參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懲罰性賠償責任,要求其給予購房人公攤面積費用三倍賠償,從而提高違法違規成本,遏制和根除“亂公攤”現象。
彭艷軍對購房者建議:“公攤面積還未取消的情況下,業主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了解真相,譬如要求開發商列明公攤公用建筑面積的具體項目以及各項目的面積,查閱其最終設計圖紙、最終面積測量報告等,另外也可了解各種數據的計算方式等。最好在買賣合同和補充協議中進行明確,詳細約定公攤的具體部分和面積,也要明確發生面積誤差后的具體處理方式?!?/p>
公攤面積最終能否取消,何時取消,不得而知。不過,從目前的網民評論來看,多數網友呼吁取消公攤。
張志同律師對記者表示,如果公攤面積超出設計規范要求,就要看是否通過驗收,如果沒有通過驗收,就不具備交付資格。有網友對維多利亞灣小區發出質疑:公攤面積46%是如何通過審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