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花樣年集團、當代置業、陽光100中國等16家在港交所上市內地房企,被港交所停牌。停牌原因,指向年報延期。

3月29-31日期間,多家房地產公司表示,將延期發布2021年度經審核業績。其中,有企業預計將于4月30日或之前發布業績,而部分企業則預計將于5月15日或之前發布。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多家房企無法按期發布業績報告,背后的原因之一是核數師審計標準變得更為嚴格。

近日,記者得到信息,某百強房企在發給投資者的消息中便提到,由于行業大環境的不樂觀,“原核數師對于2021年審計程序執行、會計估計和判斷上異常嚴格審慎。”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1日,已有16家在港上市房企或物業股,因未及時披露審計后業績而被停牌。部分已經在3月底前發布未經審核年度數據的房企,股票則仍可交易。

匯生國際融資總裁黃立沖對記者表示,根據港股相關規則,上市房企延遲披露財報有一個月寬限期,如寬限期內仍無法公布經審計的財務報表,則需要停牌,直至能發布年報為止。

他表示,若房企出險,年報遲遲出不來,則可能面臨停牌2-3年或者直接清算的情況。

針對延遲發布財務業績的情況,一些評級機構也開始下調評級的行動。

3月31日,穆迪將德信中國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整至“負面”,并維持其企業家族評級為“B2”,高級無抵押評級為“B3”。穆迪方面稱,德信中國在宣布推遲公布經審計財報后,其財務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狀況有所惡化,這可能會對融資渠道產生不利影響。

近日,惠譽相關報告指出,因為延遲公布審計財務業績或變更審計師會增加融資壓力,一些房企的評級下調壓力可能會加劇。

惠譽認為,對當前評級處于“B”或以上的房企來說,及時公布審計結果的問題對信用尤其敏感,審計師變更為聲譽良好的公司時,代表個中問題較少,但當審計師變更為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公司時,惠譽會更加謹慎。

“對這類公司來說,審計問題可能是一個信號,導致潛在貸款方對企業償債能力更加謹慎,阻止貸款方進一步發放貸款。購房者和公司資產的其他潛在購買方也可能受到阻礙。”惠譽報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