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職業教育改革邁向新征程、謀求新發展的一年,職業教育也在期成為社會討論熱點。作為首批國家級產教融合企業,喜馬拉雅喜播教育聯手常熟經濟開發區,正在共同推動“蘇州·中國聲谷”建設,引育大批契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人才。

蘇州·中國聲谷:聲學產業發展新“引擎”

去年9月,常熟市與南京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蘇州 中國聲谷”正式落戶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常熟自此吹響了聲學產業發展的號角:以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區,以聲學產業戰略選擇為基礎,以探索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發展為主旨。

聲學本身是一門滲透很強的學科,在軍事、醫學、建筑、人工智能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而南京大學則是我國最早建立聲學教學與科研基地的高校,擁有國內最好的聲學本科專業、國家重點學科以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目前,“蘇州·中國聲谷”為打造人才矩陣,為創新動能,已經吸引了一批優秀團隊和高端項目落地,國際聲學產業技術研究院首批研發團隊也集中入駐當地。

蘇州常熟已經明確表示,未來,“蘇州·中國聲學創新谷”將會成為中國乃至世界聲學產業的發展“引擎”,成為全球領先的聲學科技創新“尖點”和人才“高地”!

也在去年,喜馬拉雅與常熟經濟技術開發區聯手,依托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建立了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快速推進人才培養機制,發揮自身優勢,加強專業人才建設,為產業賦能。

(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揭牌)

喜播教育是喜馬拉雅旗下在線新職業教育和人才服務品牌,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各類職業教育產品和人才服務。

今年,喜馬拉雅成為首批國家級產教融合企業。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不僅是喜馬拉雅成為首批國家級產教融合企業后的第一個合作項目,同時也是“蘇州·中國聲谷”項目中校企結合的重點之一。

喜馬拉雅喜播教育與常熟經開區人力資源市場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蘇州奇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具體運營和管理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

校企合作:夯實人才基石,滿足人才需求

為了更多更快更好地培養有潛力有本領的青年人才,推動“蘇州·中國聲谷”走深走穩走遠,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將與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開展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引育大批契合產業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人才。

喜播教育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努力將中心建成產教融合的新樣板,通過喜馬拉雅與常熟經開區、濱江職業技術學校的深入融合,不僅能為常熟聲音產業的戰略布局提供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也能為中國職業教育的新探索,構建喜馬模式、提供常熟方案,打造濱江特色。”

從明年九月起,濱江職業技術學校將在現有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中招收“網絡音頻創作”方向的三年制中職生。

學校負責公共課程授課、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等,而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負責教研、專業課程授課。

雙方還將在師資培養、教學資源合作等方面開展合作,建立專業的師資隊伍,圍繞聲音產業,聯合開發包括教材、實訓軟件等教學資源和專業化實訓室。

同時,雙方還將根據常熟聲學產業發展的需求,聯合常熟經開區、人社、教育等相關部門,共同開發聲學人才的培訓、評鑒、創業等服務專項,將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打造成聲學產業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徐燕兵表示:“音頻制作、全媒體運營、有聲主播等等這些行業,可以匹配我們聲谷產業發展需要的一些人才,我們和濱江職校一起聯合進行培養;另外我們也會面向整個社會,在直播帶貨、有聲書主播、全媒體運營管理方面,開展一些社會化的培訓,為常熟整個聲學產業、包括聲谷的打造進行全方位的服務。”

未來,喜播教育將努力把喜馬拉雅(常熟)聲學人才培訓中心打造成產教融合、工學結合的新型人才創新基地,為“蘇州·中國聲谷”產業賦能的同時,激勵和發展更多匹配聲谷產業發展需要的可用之才,讓再小的生命也能吐露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