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參與疫情防控紀實】為進一步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創新,推進社區社會組織標準化專業化建設,淮河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應運而生。
在此次戰“疫”中,面對疫情防控嚴峻復雜形勢,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迅速響應街道的疫情防控工作,發揮著黨員先鋒作用,協助開展不同形式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力維護市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自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淮河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成員,不懼風險,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毅然奔赴抗疫一線。
按照不跨區服務的要求,積極配合本社區工作人員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奉獻、吃苦耐勞、友愛的抗疫精神,配合醫護人員采集工作、協助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宣傳抗疫知識,協助核酸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等等。
他們的身影活躍在社區疫情防控各個環節,擔任掃碼員、秩序管理員、配合后勤工作等,所有人都在力所能及地為鄭州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當前,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會長李子譽,盡全力守護社區居民的安全,為疫情防控發揮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的智慧和力量。作為淮河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最年輕的的、最富有朝氣的黨員,李子譽會長還擔任了宣傳引導員。接連數日在疫情防控一線,無暇顧及自己的小家,李老師充分發揮黨員的無私奉獻、吃苦耐勞、舍小家為大家的抗疫精神。
從鄭州的初雪開始,從第一次核酸檢測至今,數日來,二七區淮河路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成員喬春霞從未缺席這場戰“疫”,她積極配合社區參加疫情防控的相關工作,從掃碼登記員、秩序維持員,在檢測點位上一站就是一天,在風雪中堅守,留給大家的總是喬老師默默奉獻的背影,可謂是巾幗不讓須眉。
“請保持一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提前掃碼登記……”這是社區社會組織紅色聯盟80歲老黨員于忠昌老師,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線說了無數次的話。他毅然奔赴抗疫一線,引導居民有序排隊、提醒居民戴好口罩、解答居民問題等,無處不在的“紅色身影”成為抗疫一線溫暖的色彩,在寒冬中發光發熱。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于老師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