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支部一座堡壘 | 公共管理學院開展“同心協力,戰疫有我——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主題講座
2022年1月14日晚7點,公共管理學院開展“同心協力,戰疫有我——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主題講座,由學院團委書記陳露主講,學院各支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與本次線上講座。
在這一次的講座中,陳露老師主要圍繞兩個問題為我們展開了講述:
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疫情到底能帶給我們什么?
“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我們在疫情面前是渺小的,但同時我們是有力量的。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樸素的道德直覺”形成了中國人團結互助的品質,凝聚力量共同阻隔疫情,共同保護這座城市。也正是因為這次疫情,才能讓我們慢下來細細感受生活中的溫暖和互助,體會生命的珍貴。
但同時,疫情也意味著“成長節奏被打斷”,生活、學習、生活,所有的一切都充滿著不確定和未知,這就不可避免地帶給我們焦灼感和不確定感。
“成長是一個過程,它的節奏可以被打亂,但它的章法卻不能亂。”
作為學生,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學習,面對疫情下學習方式的改變,我們是否能夠堅定自己,學習如何學習,這是疫情帶給我們的成長。陳露老師通過分享自身線上學習的經驗,分享親身經歷,提供了克服煩躁情緒的有效方法:讓自己完全沉浸,沉浸到自己專注的事業中去。只有明晰目標,才能夠重整狀態。
陳露老師講到,疫情帶給我們的是生命質感和力量的全方位考量,是自我深度發問的倒逼機制,是“危“與”機“的哲學辯證。“生命的力量就是逆行而上,勇往直前;就是盡我所能,發揮熱量;就是團結一致,守護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最后,老師寄予同學們三點希望:
第一,在這次疫情下每一位同學都能有所成長。
第二,堅定信念,充滿希望,懂得珍惜。
第三,希望每一位黨員能夠在抗疫中留下身影、留下正能量,為同學們帶去溫暖與安心。
通過這次講座,陳露老師撫平大家原本焦躁的心,安心面對生活與學習,同時引起同學們的思考,鼓勵大家在疫情中成長,用更好的自己迎接未來。本次講座受到同學們的熱烈反響。
學習心得
與其說是疫情給我們帶來什么,不如說我們因疫情而感受到和看到了什么。西安疫情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先人看透萬物為真,先人籌劃事物為重,先人心懷感激為誠,先人懂得放下為情。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這些逆行者,他們不是一些大名鼎鼎的人,而是一群平凡的人物,如醫護人員、志愿者、車間工人、建設者、交警。他們都為了抗擊疫情而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才是我們心目中的偶像,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舍己為人、甘于奉獻的精神,我以后一定要成為他們那樣的人,為祖國的偉大復興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并將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健康生命安全永遠要放在第一位這次疫情讓我深刻體會到“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這句話的含意,為了搶救受疫情感染的人民的生命,國家可謂是竭盡全力,派出各個省的醫療隊,撥款數億來幫忙。學校各界校友都在為大家捐款捐物,眾志成城,共克時艱。大家都在出門時帶上了口罩,都學會了飯前便后要勤洗手,家里要消毒多通風。平時要加強鍛煉,增強抵抗力。因為我們清楚的明白,沒了健康,一切為零,疫情讓我們更加感嘆:活著真好 !在真正的危機面前,一切都顯得十分的渺小,縱使我們是科技發達的人類,在死亡面前,也是同樣的渺小,我們不能掌控著自己的生死,同樣也無法把握他人的,面對危機最重要的就是活著。希望這次的疫情能早日過去,國家越來越昌盛強大。
——研究生社會保障學系黨支部 鄭冰茹
今天觀看了陳露老師主講的“同心聚力 戰疫有我——讓黨旗在抗疫一線高高飄揚”主題講座,不得不說陳老師說出來自封校以來我的心得體會。西安突發的疫情打亂了我的生活節奏,原本“宿舍-西學樓/圖書館-食堂”的三點一線生活,變成了如今的“宿舍-核酸檢測臺-食堂”的三點一線生活,幾乎一切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是在宿舍這方小天地中進行,而如何在這種新的狀態下使之前的生活如舊展開,對我而言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新體驗。關于學習工作的開展,就如陳老師所說的“沉得住氣”,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靜下心來完成各項課程作業以及導師安排的科研任務;在生活之余,積極參與西北大學的志愿服務活動,做過北門秩序維持、通道秩序維持和核酸檢測臺等崗位的志愿者,尤其是后期的志愿服務,一站就是5個多小時,深刻體會到穿著防護服的不容易,我都感覺腰疼,更何況那些醫護人員呢?在此期間,我們能做的就是服從安排不添亂,并盡自己所能的幫助他人,我相信只要我們齊心協力,就能共同完成這場大考,畢竟冬天來了,春天也不會遠了。
——研究生公共行政學系第一黨支部 范昕
陳露老師的分享讓我受益頗深。疫情打亂了我們的生活和學習節奏,讓平時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但是社會的發展不會因為疫情按下暫停鍵,無論我們愿意與否,未來已來,我們都得接受。因此,在這封閉期間,大家可能都在焦慮壓抑的生活中,重新定義學習,養成好的學習能力,是磨礪我們人生的大課堂。沉得住氣,耐得住心,才會令我們成長。此外,在疫情期間,做一個逆行者,為社會服務、為身邊的同學服務,是一名共產黨員信仰的最佳體現。疫情是一門課,是我們“成長”的機遇,考驗的是我們的信念。讓我們共同努力,彼此加油,為西安加油,共同迎接疫情陰霾消散的勝利之日!
——研究生公共行政學系第二黨支部 趙一諾
陳露老師的講解情出于心、娓娓道來、聲聲入耳,讓我頗為感觸。自2021年以來,我們經歷了“7·20”鄭州特大暴雨、德爾塔、奧密克戎引起的散點疫情爆發、雙減政策、滴滴上市事件、恒大暴雷事件、臺海關系劍拔弩張等等,最近,“肉夾饃”陷入了去年“熱干面”的困境,疫情防控升級,風險耦合疊加……面對如此多的不確定性因素,但任不確定因素千變萬化,我們都要在“變”中學會適時“應變”——在“危”中尋“機”;同時我們也要在一些方面保持一定的“不變”——進德修業永遠在路上。生命苦澀而又燦爛,這是常態,也是人間真實。感恩每一天都有觸手可及的感動與溫暖,人與人之間羈絆真的是獨一無二的珍寶,是連接天與地之間的光。抗擊疫情,黎明就在不遠處。在我們為前途命運奮斗的路上,困難和風險也依然眾多。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理性的態度,用一種革命英雄主義,直面人生的艱難險阻。
——研究生聯合黨支部 劉泓賢
同心聚力,戰疫有我,我們要始終相信這個生病了的西安會好的!西安,一定要加油啊!疫情面前,沒有人是孤島,抗擊疫情是一場硬仗,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需要大力弘揚我國團結互助,和衷共濟的精神!疫情還在延續,戰歌仍在回旋。這些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用堅強的意志、沸騰的鮮血、甚至寶貴的生命,呵護著人民的健康,迎接著絢爛的春天!我們期待著,與你們,在陰霾消散的那一天,共同迎接一個全新的大美西安!愿春暖花開之日,是舊疾當愈之日!
——本科生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黨支部 阮陽
西安的疫情突如其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被打斷,各行各業也面臨極大困難。這既是一場對抗疫情的戰役,也是一場用實干檢驗主題教育成果的大考,作為一名黨員,我們要發揮黨員的戰斗堡壘作用,守住初心、匯聚民心、堅定信心才能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
要守住我們初心。疫情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的成長節奏被打斷了,所有的一切充滿著不確定和未知。我們作為黨員,在突發事件中首先需要堅定好自身,并且幫助做好帶頭作用,做好對疫情工作的幫助。疫情封校,作為先進的黨員分子,我們不能自亂陣腳。我們首先得安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其次需要發揮自己帶頭作用。
要匯聚人民群眾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在我們國家的輝煌歷程中,全國人民與病毒進行的戰斗數不勝數,在每一次的戰斗中我們都取得了勝利。這次疫情是在有充分治理與應對經驗下發生的,因此,我們更加需要堅持黨和政府的領導,做好帶頭作用。號召大家凝聚起來,不為政府添亂,盡早結束這次疫情。
還要保持一顆持續作戰的恒心。之前全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清除,社會生活又回歸日常。但仍然需要以高度緊張的態度來做好對新型境外輸入病毒的排查與防控,高度緊張的疫情篩查與境外輸入人員的隔離工作仍需持續且需升級。因此我們需要保持恒心,做好長久疫情拉鋸戰的思想準備,時刻繃緊思想之弦,始終以最飽滿的工作熱情、最堅實的工作擔當面對挑戰。
我們相信,我們必將戰勝這場嚴重疫情。
——本科生公共行政學系黨支部 張博一
疫情確實給我們的生活都按下了暫停鍵,它讓我們正常的生活不復存在。但是面對疫情,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態度。陳老師在這次講座中,從“疫情到底帶給我們什么”這個問題出發,告訴我們疫情正是一個沉下心來提升自己的時機。疫情帶給我們的是生命質感與力量的提升,也帶給我們一個機會去思考危與機的辯證關系。此外,在疫情來臨的時候,我們要保持穩定的心態。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們要有躬身入局的品格、沖鋒在前的性格、勇擔責任的品德。沖鋒在抗疫一線,堅持為人民服務,西安抗疫必將早日迎來勝利。
——本科生社會保障學系黨支部 費煬
講座之后,我的感悟頗多。陳老師將“疫情能帶給我們什么”歸結為三點:生命質感和力量的全方位考量;自我深度發問的倒逼機制;“危”與“機”的哲學辯證。其中,關于“生命的質感”的探討令我印象深刻。在疫情面前,被采取封校管理的大學生浮躁焦慮,認為生活喪失了色彩。但我們更應該看見的是奔走在一線的“逆行者”們,經常與你視頻通話的家人朋友們。他們在這個寒冷的冬天,為你帶來了安全感與關懷。這些情感的表達都是生命的質感。專注眼前,配合防疫工作,保持身體健康,不斷提升自己,才是對疫情這一“成長”的機遇最好的詮釋。
——本科生人力資源管理學系黨支部 蔡予昕
在病毒面前,人是渺小的,難免會恐懼害怕。但在這場抗擊疫情的大考之下,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大家貢獻出的自己的力量,陳露老師指出,這些力量來自于樸素的道德直覺——保護家園、守衛家園的直覺。奮斗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志愿者們、后勤保障人員、包括我們每個認真遵守防疫政策的普通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為打贏這場仗奮斗。
針對大部分同學感到“生活節奏被打亂”的問題,陳露老師以楊過的成長經歷告誡我們,成長是一個過程,它的節奏可以被打亂,但是它的章法卻不能亂。克服煩躁情緒的有效方法,就是讓自己完全沉浸,沉浸到自己專注的事業中去。“沉得住氣,等待花開黎明;耐得住心,專注自我學習;學會合作,嘗試共同成長”,這是陳露老師的諄諄教誨,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奮斗目標,相信我們眾志成城,一定會勝利!——本科生公共信息資源管理學系黨支部 楊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