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業收入環比增長29.31%,利潤總額環比增長58.1%,代銷產品金額環比增長15.76%……這是深圳地區證券分支機構的3月成績單。


(資料圖片)

4月24日晚間,深圳證券業協會披露3月深圳證券市場情況。3月,在2月份深圳地區證券分支機構營收呈現普漲的基礎上,繼續保持高增長。

其中,3月深圳轄區權益類產品銷售金額環比增長39.57%。一名基金經理表示,經濟穩步復蘇,且3月A股估值仍處于全球低位,深圳股民對買權益類產品的熱情提升。

深圳股民風險偏好提升

3月,深圳轄區證券分支機構營收和利潤總額雙雙環比增長。其中,營收總額為11.56億元,環比增長29.31%;利潤總額為4.49億元,環比增長58.1%。

3月深圳地區證券分支機構能取得亮眼的成績,受多重利好因素推動。業內人士認為,一是A股成交熱度持續回暖,3月全國股票基金成交額為23.91萬億元,環比上升19.01%;二是券商“開門紅”營銷活動在3月顯著發力;三是3月新發基金大增。以基金成立日作為統計標準,3月新發基金共141只,環比上升88%;發行總份額為1303.88億份,環比上升近50%。

當月,深圳轄區股票基金成交總額為3.67萬億元,環比增長19.13%,環比增速小幅領先全國股票基金成交總額的增速(19.01%)。

深圳某大型券商的一名營業部總經理告訴記者,2月是深圳地區證券營業部“開門紅”旺季,部分券商采取各種促銷活動吸引客戶,諸如交易傭金優惠、理財產品優惠等,新增客戶數、金融產品銷售規模等指標均出現了大幅增長,令2月深圳531家分支機構實現利潤總額2.84億元,環比增長816.13%。因此,深圳地區證券營業部3月利潤總額在2月的基礎上環比增長58.1%,是非常不易的。

從3月不同風險類型產品銷售情況看,深圳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權益類產品銷售環比大增。當月,固定收益類產品仍占據代銷產品的大頭,銷售金額為859.51億元,環比增長11.84%;權益類產品銷售金額為184.57億元,環比增長39.57%。

“原先壓制風險偏好的各類因素逐步緩解或消失,穩增長政策持續落地,經濟穩步復蘇,且3月A股估值仍處于全球低位。因此,深圳投資者對3月的資本市場比較有信心,買權益類產品的熱情提升。”深圳某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

利潤“常勝將軍”換了

深圳證券業協會同期披露了531家深圳地區證券分支機構3月的業績情況。其中,3月利潤總額處于前5位的營業部分別是招商證券深圳深南東路證券營業部、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證券營業部、平安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羅湖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招商證券深圳招商證券大廈證券營業部、匯豐前海證券前海營業部。

值得注意的是,3月利潤總額的“頭把交椅”依然由招商證券深圳深南東路證券營業部把持,這是該營業部連續第二個月坐上“頭把交椅”。此前,這一“頭把交椅”一直屬于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證券營業部。

從前十名營業部利潤總額變動來看,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一些利潤總額攀升較快的營業部是因為量化私募與機構業務貢獻了業績增量。隨著流通市值的不斷擴大,量化交易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特別是今年深圳頂級量化私募快速發展,貢獻了部分成交額,并提升了營業部利潤總額。

有機構人士表示,量化客戶的業務價值持續推動券商投入更多資源加強量化交易系統的建設,讓券商具備更強大的技術支持“底座”及更敏捷的機構服務能力,這也會影響此后的營業部利潤排序。

也有機構人士認為,一些證券營業部股基成交量與利潤總額上升較快,是受益于劵結公募產品數量與規模的提升。

券商一季度業績明顯回升

深圳轄區證券營業部一季度情況是證券行業整體情況的體現:1月深蹲起跳,2月全面回血,3月環比保持增長。展望未來,多位非銀金融行業分析師認為,券商業績有望修復。

信達證券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舫朝認為,社融數據從總量到結構均超預期,在充裕貨幣背景下,相信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有望逐步好轉,券商基本面有望逐步向好。在國企證券化率提升、注冊制帶來投行體量增長、資本市場擴容交易量穩定在萬億,以及自營回暖背景下,券商板塊當前估值不到1.4PB,性價比較高。

山西證券表示,2023年一季度市場活躍度明顯提高,兩融余額持續上升,達到1.6萬億元規模以上。受益于投資業務業績回升等因素,東方證券、中泰證券、方正證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526%、424%、17%,預計券商整體業績在一季度有明顯提升,建議關注資本實力及業務布局領先的頭部券商及投行業務特色券商。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