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新股打新熱情正在重新升溫。
(相關資料圖)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顯示,今年北交所網上有效申購戶數逐漸上升,2月下旬一度有新股吸引了逾10萬戶投資者參與。去年年底,網上有效申購戶數最低僅2萬余戶。去年12月新股破發率一度達到了87.5%,多家北交所IPO企業被迫降低發行底價。
新股上市首日漲幅80.75%
3月1日,北交所新股潤普食品開盤大漲20%,收盤漲幅報15.41%,延續了年內北交所新股首日無破發的態勢。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2023年前兩個月北交所共有13只新股上市,從上市首日表現來看,這些新股零破發。其中,有8只新股首日漲幅在50%以內,另有4只漲幅在50%-100%之間。
具體來看,今年前兩個月,上市首日漲幅前三名分別為馳誠股份、歐福蛋業、新贛江,上市首日上漲幅度分別為80.75%、69.6%和58.73%。
開源證券研報預測,參考科創板及注冊制創業板上市節奏,2023年北交所上市預計會有140-150家。
新股賺錢效應提升,打新人數增多
上市首日零破發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投資者打新信心。因打新賺錢效應出現,北交所新股市場再度吸引了投資者的眼球。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今年元旦以來,網上有效申購戶數不斷上升,在2月16日再次突破十萬戶,中簽率持續保持低位。
具體來看,網上有效申購戶數方面,2022年從10月開始,新股上市有效申購戶數由十萬戶下降至萬戶,12月底降至2萬多戶。但進入2023年,這一趨勢出現逆轉,截至今年3月1日,北交所14家上市新股中,有效申購戶數十萬戶以上的有5家,6-9萬戶的有5家。
網上中簽率方面,2022年12月最后幾天中簽率基本保持在10%以上,最高達23.41%。2023年1月中旬開始,隨著賺錢效應的提升,中簽率回歸低值,2月新股馳誠股份首日中簽率僅為0.16%。
有業內人士認為,今年北交所新股表現較佳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A股市場整體迎來反彈,市場氛圍較好;二是最終的發行價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為股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投資機會。
新股定價降幅最高達75%
北交所新股市場大幅回暖,與企業前期下調發行底價不無關系。
去年四季度,北交所新股上市出現破發潮,擬上市公司紛紛下調發行底價,甚至低至每股凈資產。例如利爾達調整發行底價由7元/股至1.72元/股,降幅達75%。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北交所二級市場整體下行,企業估值和市盈率隨之下降。同時,北交所新股破發也給定價造成了一定壓力,發行人不少也被迫主動下調發行底價,以讓利于投資者。
北京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認為,北交所優化了戰略配售,一是大幅降低發行底價,但降低后的發行底價并不一定是最終發行價;二是實實在在地引導降低公開發行價,元旦后新股發行市盈率基本在15倍左右。這讓新股上市有了良好的賺錢效應,市場信心得以逐漸恢復。未來,發行人最終的發行價需保持在合理的范圍之內,賺錢效益才夠保持下去。
多位業內人士也表示,北交所首發價格的降低,給了投資人一定的折扣空間,提升了賺錢概率,參與的投資者自然也就多了。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