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公開了數條紀律處分信息,對上海天猊投資、上海世祖資產、中金前海股權投資的多項違規行為作出處罰。
(資料圖)
近年來,為聚焦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監管持續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零容忍”打擊私募行業的違規行為。數據顯示,2022年,協會對803家機構啟動自律檢查,對4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78名責任人員采取紀律處分措施,檢查、處分數量創新高。
“老鼠倉”曝光
上海天猊實控人遭處罰
2月21日,根據中基協公開的一份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2015年9月7日至2019年8月6日,上海天猊投資管理的“天猊1號基金”與中金公司的收益互換業務交易股票32只。該期間,天猊投資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杜景濤的信用賬戶先于、同步于或稍晚于“天猊1號基金”與中金公司收益互換買入相同股票2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1.87億元。
在2015年8月11日至2019年8月6日,杜景濤普通賬戶和信用賬戶先于、同步于或稍晚于“天猊1號基金”買入相同股票83只,趨同交易成交金額3.08億元。前述累計趨同交易成交金額近5億元。
據了解,因存在利用未公開信息從事相關交易活動的行為,證監會于2020年4月23日向杜景濤作出“責令改正,并處以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決定。
中基協認為,杜景濤上述行為違反了《私募基金監管辦法》第二十三條第(五)項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利用未公開信息從事相關交易活動的規定。且當事人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屬于嚴重背信行為,違規性質惡劣,決定將其加入黑名單,期限為三年。
多項違規事實
上海世祖被暫停受理產品備案12個月
根據同日公開的另一份紀律處分決定書,上海世祖資產則存在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且情節嚴重,未合理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專業化運營要求,誘導投資者進行適當性風險測評四項違規事實。
其中,未履行謹慎勤勉義務且情節嚴重上,該公司設立的元朔一號、元朔二號、元朔六號等產品均在基金合同中約定了預警線、止損線,然而在前述產品持續跌破止損線天數均超過150個交易日,上海世祖資產未按基金合同約定履行在“T+4個交易日內管理人將本基金進行平倉操作,直至全部變現為止”的管理人職責,且情節嚴重,導致基金財產出現了約定限度以外的損失。
鑒于違規的基本事實,中基協決定取消上海世祖資產會員資格,暫停受理其私募基金產品備案12個月。同時對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邢明杰和合規風控負責人李一浩進行公開譴責。
違規保本承諾
中金前海被公開譴責
2月21日,中基協公開的紀律處分決定書顯示,中金前海股權投資存在向投資者變相承諾保本收益、未盡職履行勤勉義務等違規行為。
據了解,此前,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已向該公司下發了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中金前海股權在相關私募基金產品募集過程中,存在變相向投資者承諾本金不受損失和承諾最低收益的情形;同時,該公司在相關私募基金產品管理過程中,存在未盡職履行勤勉義務的情形。
鑒于違規事實,中基協決定對中金前海股權、法人及總經理王海鵬作出紀律處分,進行公開譴責。
“零容忍”打擊違規行為
檢查、處分數量創新高
近年來,為聚焦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監管持續加大檢查和處罰力度,“零容忍”打擊私募行業的違規行為。
根據中基協發布的《2022年度基金業協會自律案件辦理情況綜述》,2022年,協會對803家機構啟動自律檢查,通過異常經營程序對25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注銷登記,對71家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對48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78名責任人員采取紀律處分措施,檢查、處分數量創新高。
中基協表示,協會堅持高壓執紀常態化,全面、從嚴查處違規行為,通過“頂格”處分清除突破合規底線的“害群之馬”,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2022年度被采取“取消會員資格、撤銷管理人登記”的“雙撤銷”措施的機構占總紀律處分數量的48%,為歷年最高。
據介紹,2022年度作出的126單紀律處分中,違規行為集中在資金募集、登記備案、投資運作、信息披露、內部控制等方面。其中,2022年度九成以上的案件包含登記備案信息失實的違規情形,涉及123人次,主要包括資金募集完畢后未辦理備案、登記備案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未及時更新登記備案信息、未按要求報告重大事項等情形。
除“零容忍”打擊違規行為、聚焦治理重點問題外,中基協還強調緊盯“關鍵少數”,壓實高管人員責任。
據介紹,在自律案件辦理過程中,部分高管人員以“掛名高管、不參與經營”“目前已離職”“不分管相關管理事務”等為由逃避責任,凸顯其勤勉履職意識淡薄。2022年,協會加大對私募機構高管人員的追責力度,取消18名高管人員的基金從業資格,將18名高管加入黑名單,對30名高管進行公開譴責,并記入誠信檔案。通過強化人員管理、壓緊壓實高管責任,督促管理人歸位盡責、依法合規展業。
中基協表示,下一步,協會將持續以信義義務為基礎、以促進發展為目的、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為著力點,不斷優化自律案件辦理工作,嚴守底線、樹立高線,正本清源、肅正風氣,持續推動行業規范發展、守正創新。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