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兩周以來,A股市場以題材炒作為主,上周有3000家個股上漲,1700家個股下跌,雖然上漲的家數明顯多于下跌的家數,但是指數上卻是下跌的,說明規模較大的個股弱于中小盤題材股。
從行業上看,酒店餐飲、互聯網、通訊設備、IT設備和廣告包裝等板塊漲幅居前,有色、電信運營、多元金融、煤炭和證券等行業跌幅居前,多空爭奪的主戰場仍然在軟件服務、電氣設備、元器件與半導體等領域,化工、有色、醫藥等行業的關注度也比較高。隨著年報季的到來,投資者對公司業績的關注度將有所回溫。
從基本面看,受疫情影響的情況還是比較清晰的,近期出臺的宏觀數據都不樂觀,但也不超出預期,全球性的通脹正在向縱深發展,雖然國內經濟相當平穩,但是一些行業難以避免地會受到一些影響。
從技術面看,去年11月開始的反彈已經進入去年七八月份的密集交易區,在這樣的區域反復震蕩是難以避免的,一季度是傳統的資金相對寬裕期,并且還有三月份的“兩會”,投資者都比較期待,而且根據歷史統計,一季度市場較強的幾率明顯多于弱勢,但也不是絕對不會出現弱勢,從目前股指所在的位置看,下有支撐,上有壓力,短期內出現較大幅度上升或者下行的可能性都不大。
從市場層面看,2022年12月中旬至春節長假前場內融資規模持續下降,春節后快速回流,目前回流的速度有所減緩,但尚未停滯,場內融資規模是場內最激進投資者的態度,投資者可特別關注這個數據。
綜上所述,市場仍然是以存量博弈為主,并且代表場內最激進投資者態度的場內融資余額近期回升,如果一個市場中最激進的投資者持續增加融資規模,那么反彈行情有望延續得長一些。
操作方面,關注業績較好近期調整較為充分的個股,以及從低位剛剛突破形態的個股。
(作者為原中金財富證券資深投資顧問)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