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31日)大盤全天低開后震蕩調整,創業板指領跌,兩市成交額9002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619億。截至收盤,滬指跌0.42%,深成指跌0.8%,創業板指跌1.26%。
板塊方面,教育、風電、電池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旅游酒店、半導體、醫療服務等板塊跌幅居前。
單月爆買1400億
(資料圖片)
外資太猛了!就是買買買,今日再度掃貨百億,今年以來北向凈買入額已經超過了1400億。
重點增倉大白馬
那么今年1月以來,外資究竟出手了哪些個股呢?首先從凈買入金額角度看。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今,北向增倉金額超5億元的個股合計有56只,總金額超940億元。
具體來看,寧德時代排名第一,北向1月以來增倉超百億;排名第二的是貴州茅臺,增倉金額超87億元。
中國平安、五糧液、隆基綠能、招商銀行、中國中免、比亞迪、紫金礦業、京東方A的北向增倉金額在85億元至20億元之間不等。
如果僅從增倉金額看,北向資金最愛的仍是白馬大龍頭個股,其中寧王爆買了超百億。
加倉先進制造
而假如從北向持股占比變化看,那么又有不同的視角了。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今,北向持股占比增加最多的是機器人龍頭埃斯頓,持股占比增加3.39%,位列所有個股第一。
排名第二的是鈣鈦礦電池個股東方日升,持股占比單月增長了2.44%,持股數量增長2184萬股。
云鋁股份、安科生物、蘭花科創、大族激光、中國鋁業、時代電氣、杰瑞股份、東鵬飲料、中天科技、銅陵有色等個股持股占比增長率在2.43%至1.8%之間。
從持股占比變化角度看,北向資金較為青睞A股的先進制造業,埃斯頓、時代電氣、杰瑞股份、大族激光、東方日升等機械設備、電力設備細分行業龍頭獲得了北向資金的青睞。
機構后市展望
對于后市,機構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中信建投陳果表示,2022年市場環境相對比較極端,但2023年環境會明顯改善,估值端可能會有小幅的擴張。市場具備領先性,價值股在一季度可能就會開始表現。房地產股有機會,但很難成為較強的新主線;新能源汽車依然在高速增長,現階段如果估值出現調整,還是可以去把握;半導體產業核心問題是替代率,最終整個產業會逐級改善,是一個整體性機會。
山西證券表示,當前階段,國內的經濟修復預期對A股的影響更甚,雖然春節期間部分數據相對而言不及預期,但當前時點的市場可能仍為情緒所主導,且后續的核心推動力將由內資接棒,依舊堅定看多,而風格的切換也許正在進行中。從月度維度看,消費股仍有一定的上行空間,而在“躁動”后期,部分估值相對較低的子板塊或許更優,同時,在風格切換的驗證期依舊看好中小成長股,特別是在主線未明的環境之下,受自上而下驅動的軍工、新能車、信創、光伏、醫藥等板塊。
渤海證券指出,市場的短期后勁取決于春節后復工情況及聯儲新一輪加息后的貨幣政策選擇,而中期行情的級別則將由國內消費和房地產市場的恢復以及疫情情況所決定。預計疫后復蘇的逐步兌現有利于市場中期行情的展開,擇機增大配置或仍是當前的最優策略。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