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月30日)大盤全天高開后震蕩有所回落,三大指數均上漲迎兔年開門紅。兩市成交額10621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130億。截至收盤,滬指漲0.14%,深成指漲0.98%,創業板指漲1.08%。


(資料圖片)

板塊方面,一體化壓鑄、教育、AIGC、航空發動機等板塊漲幅居前,旅游、煤炭、新冠藥、證券等板塊跌幅居前。

汽車漲停潮 “迪王”凈利增4倍

今日沉寂已久的汽車板塊領漲賽道成長,龍頭比亞迪一度漲超6%,收盤大漲4.4%。內部汽車零部件領漲,博俊科技漲15%,光洋股份、今飛凱達、文燦股份等漲停。

消息面上,今日盤后“迪王”比亞迪公布了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160億元-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

此前比亞迪的競爭對手美國新能源車龍頭特斯拉,在節前收盤后發布了財報,業績超預期,也引發新能源車板塊躁動,A股休市期間,特斯拉股價暴漲超30%。

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整體營收又破了新紀錄,實現了歷史上最高的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其中營收達到243.18億美元,同比上漲37%,高于市場預期的241.6億美元;凈利潤為36.87億美元,同樣超過預期的23.21億美元。

北向資金:超39億抄底最愛迪王

自今年1月至今,汽車板塊指數(申萬1級)反彈幅度超10%,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期間北向資金與主力資金抄底了一批汽車股,它們各自布局了哪些票呢?

先來看北向資金,今年1月以來,北向資金增倉40只汽車板塊個股,合計金額超39億元。

具體來看,排名第一的是比亞迪,增倉金額超15億元;排名第二的是福耀玻璃,增倉金額超2.9億元。

長安汽車、濰柴動力、雙環傳動、上汽集團、銀輪股份、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個股北向增倉金額在2.8億至1億元之間不等。

從行業細分看,北向資金更偏向比亞迪、長安汽車上汽集團、廣汽集團、長城汽車等整車股。

主力資金:重點買汽配股最愛拓普集團

再來看主力資金,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今年1月以來,主力資金凈買82只汽車板塊個股,金額超31億元。

具體來看,拓普集團排名第一,主力凈買入4.6億元;長安汽車排名第二,主力凈買入3.6億元。

文燦股份、福田汽車、雙環傳動、濰柴動力、賽輪輪胎、錢江摩托、九號公司-WD等個股主力凈買額在2.6億元至7800萬元之間不等。

與北向資金有所不同,主力資金更偏愛拓普集團、文燦股份、、雙環傳動等汽車配件類龍頭個股。

第四波行情將至?

而對于新能源車板塊的節奏。東吳證券研報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變革從2020年開始已經走過3波上漲行情,東吳證券預計2023年上半年或演繹第4波上漲行情。相比第3波(2022年5-9月),第4波特征為糾結中波動向上但持續性依舊值得期待。

東吳證券認為,以價換量是第4波行情向上的核心邏輯。核心3個變量分別為:1)疫情后消費信心恢復曲線;2)特斯拉降價帶動成本下降曲線;3)新一輪優質新車供給密集上市時間。2023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或是3個變量陸續共振期。

第4波行情預計板塊內輪動先零部件后整車。東吳證券認為,第4波數據上,首先驗證的是新能源滲透率提升,再是總量數據恢復持續轉正。此外零部件前期只要量,整車更需要格局確定性。

東方證券則更為樂觀。東方證券指出,新能源汽車長期趨勢愈發確立。中長期來看,隨著電動車型的增加與優化、購置與用車成本持續下降,燃油車、加油站只會成為過去式。目前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僅10%,歐美現狀類似于中國2014/2015年起步階段,全球到2030年空間廣闊,礦石資源、電池材料長期緊缺,產業鏈仍是星辰大海。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