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債務上限風險正一步步逼近。

本周美國觸及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幾成定局,1月19日是可能的時間點。債務上限提高必須得到國會的批準,但目前掌控著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已經威脅要利用債務上限作為杠桿,要求拜登所在的民主黨削減開支,美國兩黨可能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僵持不下。


(資料圖)

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當美國政府債務將要觸及上限時,國會往往會及時上調債務上限以解除危機,但有時也會因為兩黨矛盾使得提高債務上限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最終導致政府停擺。美國中期選舉后,共和黨重新奪回眾議院控制權,拜登政府再想上調或暫停債務上限將面臨更多挑戰。而且,新當選的美國眾議長麥卡錫在共和黨內控制權較弱,整合各方利益的能力和手段有限,提高債務上限將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牛津經濟研究院經濟學家Nancy Vanden Houten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大多數政策制定者希望避免債務上限危機,但眾議院強硬派共和黨人的影響力增加了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美國違約不是最有可能的結果,但不排除財政部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來防止違約,這些措施可能會擾亂金融市場,并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從種種跡象來看,共和黨和民主黨之間的大戰似乎已不可避免,債務違約的風險也在悄然升溫。

“大限”將至

美國可能本周就將達到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美國很可能在1月19日觸及31.4萬億美元的法定舉債上限,迫使財政部啟動非常規現金管理措施,這些措施可能在6月初之前防止違約。耶倫敦促立法者迅速采取行動,提高債務上限,以“充分保護美國的信譽”。

美國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表示,在觸發債務上限后美國財政部可能采取“特別措施”,例如停止某些政府養老基金的繳款、暫停州和地方政府系列證券、動用為管理匯率波動而留出的資金等。

目前美國的財政赤字問題相當嚴重。美國財政部1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23財年第一財季(2022年10月至12月),聯邦政府財政赤字達到4210億美元,同比增加12%,主要原因是與通脹攀升相關的支出增加。美國公共債務的利息支付較上年同期增加了37%(570億美元),達到2100億美元。此外,隨著美聯儲加息抗通脹,美國財政部被迫為發行的新債向投資者支付更高的利息。社會保障支出也有所攀升,第一財季美國社會保障局的支出總額為3280億美元,同比增長約7%。

鑒于控制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一直堅持將削減開支與提高債務上限掛鉤,而民主黨則表態不會讓步,一場曠日持久的債務上限之爭料將再度上演。

耶倫呼吁議員們盡快打破僵局,以防止威脅到美國的經濟和金融市場。耶倫指出,國會及時采取行動提高債務上限是至關重要的,政府無法履行義務將對美國經濟、所有美國人的生計和全球金融穩定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

債務上限危機還有多遠?

1917年美國國會首次設立債務上限制度,達到上限意味著美國財政部借款授權用盡,調高債務上限后,財政部可以通過發行新債來履行現有支付義務。

但目前掌控著眾議院的共和黨人已經威脅要利用債務上限作為杠桿,要求拜登所在的民主黨削減開支,美國兩黨可能就提高債務上限問題僵持不下。

更糟糕的是,由于共和黨黨內派系之爭更加激烈,1月7日剛剛當選美國第118屆國會眾議長的麥卡錫已成為“跛腳議長”,向黨內極端保守派議員作出了一系列讓步,也預示著麥卡錫未來在領導眾議院時或將困難重重,兩黨無法達成協議的可能性會加大。麥卡錫承諾停止不必要的國家開支、停止不斷上升的國家債務。

Houten分析稱,共和黨眾議員麥卡錫為了順利擔任眾議院議長,向極右翼共和黨人作出了幾項讓步,包括承諾在提高債務上限的任何立法中加入大幅削減開支的條款,但在參議院占多數的民主黨人不太可能同意這樣的削減,從而導致僵局。

王有鑫對記者表示,實際上從1976年以來,美國政府關門共發生過20余次。最近比較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3年奧巴馬執政時期,近80萬“非核心”政府員工被強制休假。目前看,美國政府再次出現停擺的可能性并不低。

盡管債務上限本周就可能觸及,但好消息是,真正的風險可能要到2023年下半年才會出現,美國財政部通常會采取非常規措施來避免超出上限。也就是說,今年下半年,在財政部為避免超過上限而采取的非常規措施用盡之后,違約風險才會真正出現。

美國政治僵局沖擊幾何?

盡管真正的挑戰還要到下半年,但華爾街已經開始擔心,即將到來的債務上限之爭可能會像2011年那場曠日持久的債務上限危機一樣具有破壞性。當年的危機導致美國信用評級被短暫下調,美國政府被迫削減多項開支數年。

高盛認為,今年的美國政治和財政狀況將類似于1995年和2011年兩次極具破壞性的債務上限上調,那時候也是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失去眾議院。之前破壞性的僵局均導致了市場波動加劇,高盛預計這種情況將在今年再度發生。

此次債務違約的可能性高于過去幾年。美國銀行利率策略師Ralph Axel表示,由于共和黨似乎認為進入違約窗口的成本很低,對整體經濟的影響有限,但能使民主黨付出很高的代價,因此在這場兩黨博弈之中,談判很可能會被拖延到最后一刻,那將意味著美國政府可能會陷入至少幾天或幾周的違約。

如果今年下半年美國兩黨僵局難解,美國政府停擺,會產生多大沖擊?王有鑫對記者分析稱,從市場影響看,政府停擺后,美國國內經濟發展及私營部門活動將受到負面影響,將加劇美國經濟下行壓力。以2013年政府停擺為例,相關部門行政審批權限無法開展,影響了私營部門經營活動。據測算,2013年政府停擺事件造成美國經濟損失約200億美元,占當年四季度GDP的0.5%左右;私營部門創造的就業人數減少12萬個,致使總就業人數增長不及預期。

政治僵局下美國經濟將受到沖擊。Houten表示,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或決定繞過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將優先償還債務,迫使社會保障和國防等其他政府支出被推遲。如果這種情況持續一個季度,預計今年晚些時候美國的衰退將會嚴重得多,第三季度實際GDP年化降幅將超過6%,不過一旦問題解決,經濟應該會迅速反彈。

另外,風險資產短期會受挫,影響更多集中在可能的政府停擺前。王有鑫表示,在無法確定政府是否會停擺前,市場不確定性較高,受情緒波動影響,風險資產價格面臨回調。如美元指數、道瓊斯工業指數、標普500指數在2013年政府停擺前均出現程度不一的下調,反映市場情緒變化。不過,隨著政府關門成為既定事實,市場不確定性消除,而且基于歷史經驗,關門事件將很快得到解決,因此政府停擺期間和恢復運作之后,投資者情緒逐漸恢復,股市率先回穩,美元指數也在半個月內恢復到關門前水平,實際沖擊較為有限。不過,受美國政府停擺事件影響,美國國債對投資者吸引力有所下降,國債收益率在政府停擺后小幅上漲。

從歷史經驗來看,當事態發展到緊要關頭時,美國國會總會提高債務上限,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但可以預見的是,在兩黨最終達成妥協協議之前,今年的債務上限大戰或許會比往年更加激烈,市場也將迎來一場腥風血雨。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