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滬深兩市雙雙高開,并一度拉升沖高,并創下此輪上行新高。不過,年線附近的壓力還是讓指數沖高回落,午盤前還迎來跳水。指數高位震蕩整理,等待新的方向選擇。盤面上看,僅有煤炭、鋼鐵等少數板塊上行,而多數板塊走低,其中建筑材料大跌領銜,機械設備、美容護理以及計算機、電子等板塊跌幅居前。
近期,市場在新的箱體上半區在滬指3350-3450點內橫向整理蓄勢,這輪從2863點以來的上漲底層邏輯是中國經濟復蘇信心的恢復。周末,管理層繼續宣布了新的刺激政策,籌資3000億元為下半年基建保駕護航。三季度作為中國經濟追補二季度損失的關鍵時間窗口,需要更大力度和更密集的政策措施提振。三季度經濟復蘇的信心也會得到進一步強化,A股這波上升行情還會有更大的空間,可以走的更遠更長。
因此,當前市場是上有壓力而下有支撐,指數震蕩中反復,結構性行情比較突出。同時,當前又處于政策的空窗期,市場存量博弈的可能性又比較大。而結構性行情當中,中報行情或是相對具有確定性的方向,存量資金的傾向就會轉移,在這個階段,中報預增的板塊和標的或迎來階段資金的青睞。中報業績成為近期市場投資主線之一,不少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增公告后,股價應聲大漲。未來一段時間,A股將進入中報業績預告密集披露期,市場有望圍繞業績主線展開結構性行情,新能源、高端制造、醫藥、資源品等值得關注。
目前操作上還是以箱體上半區震蕩思維為導向,也就是越接近箱體中樞滬指3350點附近,可以越大膽買。反彈靠近年線或者箱體上軌就要注意避高趨低,鎖定高位的利潤,然后調換到一些已連續調整的主流品種。不能等看到這些板塊連續大漲的“高光時刻”才想起來買入,這個時候風險就會很大。比如一直給大家強調的賽道方向半導體芯片、軍工、風光電儲和汽車產業鏈等等,或者穩增長方向的大基建和大消費,尤其是大消費,下半年政策端在消費上的發力會更大,可以提前去做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