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幾個交易日A股今年上半年行情就將收官。Wind數據顯示,至截稿時,銀行板塊整體跌逾4%,在31個申萬一級行業板塊漲幅榜中排名第三,防御比較明顯,其中,成都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漲幅居前,瑞豐銀行、招商銀行、鄭州銀行跌幅較大。共有11只個股跑贏銀行板塊指數,5只個股漲幅超過10%,分別為成都銀行、南京銀行、江蘇銀行、常熟銀行和江陰銀行。展望今年下半年,《大眾證券報》記者發現券商機構普遍認為當前銀行板塊估值處于歷史低位,伴隨疫情好轉,疊加穩增長措施效力顯現,整體行情有望在經濟實質改善信號出現后拐頭向上。

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 全年凈利潤增速或達7.5%

“政策持續加碼,疊加監管引導銀行利潤合理增長背景下,銀行板塊業績有望穩,我們預計2022年上市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速或達7.5%。”華泰證券沈娟團隊指出,當前經濟壓力最大時點或已過去,實體需求有望在疫后逐步復蘇;同時政府穩增長信心堅決,自上而下推動政策落地見效,因此,雖然受經濟下行周期和疫情擾動影響,本輪經濟修復或較2020年初需要更長時間,但從資金配置角度來看,銀行板塊加配趨勢已現,建議未來持續關注穩增長政策發力成效及銀行穩健經營情況。

光大證券銀行業分析師王一峰也指出今年二季度是銀行板塊全年壓力最大時點,下半年營收增速或觸底企穩,撥備有望反哺盈利增速。

中銀證券分析師林媛媛則認為今年行情與2014年較為類似,都是估值達到當時的歷史底部,股息達到歷史高位,宏觀政策也都是從嚴監管逐步放松轉向穩增長,而目前則處于政策強化發力的中后階段。

記者注意到,安證券分析師袁喆奇顯得相對謹慎。他認為今年下半年疫情對經濟的負面擾動依然存在,貸款需求乏力,國內經濟修復不確定仍存。雖然二季度以來穩增長政策不斷發力,但隨著落地驗證階段的到來,板塊行情仍需靜待經濟拐點信號的出現。策略上他建議短期以穩為先,關注優質中小銀行;長期以輕謀遠,尋找具備構筑第二增長曲線能力的優勢銀行。

進入大分化時代 兩條主線精選優質個股

2017年金融去杠桿以來,銀行業績開始分化,在傳統存貸業務上有優勢的銀行經營更為穩健,客戶資源薄弱、經營沒有競爭力的銀行則壓力凸顯。2020年疫情爆發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區域和行業分化的加劇,銀行間的分化也日益加大;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和房地產景氣度回落的沖擊,行業分化進一步加劇,這都使得板塊估值修復下精選個股顯得尤為重要。

國信證券分析師陳俊良指出,大分化時代銀行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業務轉型符合行業發展大趨勢,這方面招商銀行是典型代表,成功抓住了大零售轉型的脈搏,在大零售大財富領域建立起了護城河;二是聚焦細分領域并建立差異化優勢的銀行,這方面的典型是常熟銀行、張家港行,通過聚焦廣闊的小微金融市場,小微金融業務模式不斷優化;三是市場化程度高且公司治理機制優異的銀行,寧波銀行是這方面的典型,較早就形成了較為市場化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優勢明顯;四是區域經濟發展優勢明顯,享受經濟發展紅利的銀行,處在高速發展成渝經濟圈的成都銀行和受益于亞運會引資的杭州銀行都是此類代表。

考慮到當前板塊僅0.58倍的靜態估值水具備安全邊際,袁喆奇建議在靜待經濟拐點信號的同時可按照兩條主線進行布局:1、短期關注成都銀行、江蘇銀行為代表的基本面邊際改善明顯、成長優于同業的優質區域銀行;2、長期看好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等輕型化轉型更具資源稟賦優勢的大中型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