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押金一拖再拖,多數情況下項目已經完工半年了,可當初交給物業的押金卻一直要不回來。”近日,多名商業店裝從業人員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裝修押金回款周期長、惡意克扣是行業存在多年的“潛規則”,企業流動資金被長期無償占用,從而擠壓現金流。然而,面對這一業內公認的惡習,中小規模主體居多的商業店裝企業往往敢怒不敢言。
交錢容易退錢難
通常情況下,接到品牌商的新開店或存量門店迭代更新訂單后,商業店裝企業在進入商場施工前,需要給場地物業單位繳納一筆裝修保證金(一般也稱裝修押金,指的是基于合同約定,物業管理單位向業主、房屋實際使用人或裝修施工方收取的用以防范公共設施在裝修過程中遭受損害的一種資金)。然而,這筆保證金在收取、退還的過程中慢慢“變味”了。
“按照不同商場的要求,店裝服務商一般需繳納1000—20000元不等的裝修押金,最高我們還交過50000元。交這筆錢容易,但到退款的時候,物業總有各種理由搪塞、拖延,平均退款周期在6個月以上。即便錢退回來了,一般也會扣掉20%左右,全額退款幾乎是不可能的。”廣東領先展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魏來金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魏來金介紹,雖然單個項目的押金數額并不大,但以裝修100個店鋪計算,押款總額每年都有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這對商業店裝企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資金。回款周期長、扣費不合理等情況,無形中給企業增加了一筆額外的財務成本。
討要押金究竟有多難?石家莊常宏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IT事業部總經理王玉霞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正常情況下,項目完工后3個月,店鋪沒有什么質量問題,驗收合格后就應該退還押金。可退押金要辦理的手續十分繁瑣,經常需要多個部門負責人審批,例如物業、工程、消防等等,最多的情況可能需要10個人以上的簽字,還有各種驗收單、證明,流程極其復雜。”
王玉霞向記者展示了多張押金收據,其中包括2020年5月某家電大賣場開具的押金條,“這1000元已經交了兩年了,到現在都沒給退。通常情況下,我們去商場催款超過三次就相當于在干賠本買賣,中間產生的人力、交通、時間等成本早已遠遠超過押金本身。這還是本地項目的情況,很多異地的工程項目,催收更是難上加難,交了就得做好收不回來的心理準備。”王玉霞無奈地表示。
魏來金補充道,退押金跑三次算是較為理想的狀態。行業普遍而言,跑個七八次,甚至十幾次都屬于家常便飯。“我們所處的位置比較尷尬,一邊是品牌客戶,一邊是商場,兩邊都不好得罪。不能因為要押金跟商場打官司或撕破臉,大家以后都要開門做生意,影響到品牌方跟商場的關系也不利于我們后續業務的開展,所以大部分情況都是選擇忍氣吞聲,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押金退款流程亟需完善
這筆裝修保證金是否非交不可?中國商報記者查詢發現,有些地區是允許物業管理單位收取裝修保證金的,例如深圳市,但其也對裝修保證金作出了限制性規定。根據《深圳市物業管理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第二十條的要求:物業管理企業可以收取裝修保證金,但是金額不得超過2000元。
部分地區則嚴令禁止物業管理企業收取裝修保證金,比如蘇州。《蘇州市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物業服務企業不得向業主、物業使用人收取裝修押金或保證金。
北京冠領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周旭亮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裝修保證金基于合同雙方真實意思的約定而設立,并非法定強制性費用,物業管理單位不能強行收取,我國現行法律法規對裝修保證金也并沒有明確規定。是否可以收取保證金還需要看所在城市有沒有禁止性規定,如有,收取該筆費用則是明顯違規行為。即使是允許收取的城市,也需要由物業公司與業主或施工方簽訂協議進行約定,并結合地方法規,判斷是否符合地方政府的限制性規定才可收取。”
采訪過程中,不少店裝服務商認為,商場收取押金的行為可以理解,關鍵在于退款的流程不夠規范、清晰。究竟是哪些環節出了問題,使得押金退還變得如此艱難?帶著這個疑問,記者致電上述收據單中相關部門進行詢問,但并未得到具體原因的準確答復。
一名國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則否認了門店仍需二次裝修的情況,該工作人員表示:“門店內的柜臺裝修都是統一的,廠家專區也都是現成的,并不需要品牌進行二次裝修。”在記者出示了國美電器多家門店開具的押金收據圖片后,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國美方面回復。
據悉,除了傳統的家電、3C大賣場之外,個別連鎖購物中心也存在拖欠裝修押金的現象。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一般處于行業頭部、流程化嚴謹的商場退款流程簡單便捷,而那些中等規模且區域型的商場,退款相對麻煩。值得注意的是,某幾家老牌家電大賣場則是拖欠裝修押金的“重災區”,經常仗著店大欺客,惡意克扣服務商押金,有些扣款比例甚至高達50%。
王玉霞介紹,“除了拖延退款,商場在項目驗收的過程中還會百般挑剔,如質量不合格、消防不合格、安全系數不達標等。此外,有些裝修手冊上并未列出的注意事項,事先并未明確規定的扣款條目,后期也會強制要求我們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拒退押金。然而,一些商場的項目驗收并不安排固定時間,有時半年一次,有時一年一次。沒有驗收就無法證明工程是合格的,沒有合格的證明單就又不給退押金,相當于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一位連鎖購物中心的內部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物業以各種理由不退或克扣裝修押金的原因,一般都是公司內部財務有問題,要么是流動資金不夠,要么就是押金被挪用。換言之,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的資金放在這無息滾動,拖時間越長,商場的現金流就越充裕。
拖欠押金涉嫌違法
裝修押金的歸還是否具備法定期限?據了解,對于裝修施工單位或業主、房屋實際使用人在裝修驗收后,建筑工程的公共部分沒有出現任何問題,裝修保證金需要在一定期限內退還的情況,具體以所在地區的地方規定為準。
以深圳市為例,《深圳市物業管理服務收費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工程竣工后,工程公共部位也未損壞的,應當在裝修驗收后一個月內全額退還裝修保證金。地區沒有規定的,應當以裝修施工前,業主、房屋實際使用人會與物業管理單位簽訂裝修服務協議為準。
周旭亮指出,如果碰到物業管理單位故意拖延甚至拒絕退款的情形,首先,裝修方可以直接向物業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如各地的房屋管理局),或物價行政主管部門(如物價局)進行投訴等以尋求幫助;也可以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或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物業管理單位履行退款義務。
“從以上幾個案例來看,部分物業公司收取裝修保證金金額較高,其次既然作為保證金,如果工程驗收后原建筑工程沒有出現問題應當進行退還,物業管理單位故意拖延退款,甚至拒絕退款明顯是違法行為。”周旭亮認為。
行業整體解決方案
理論上,拖欠裝修押金雖然站不住腳,但“討要無果”似乎已經成為業內一種普遍現象,絕大多數店裝企業很難通過法律途徑去維護自身合法權益。面對這一難題,行業整體應如何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案?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業店裝與展陳分會會長王躍認為,“事實上,目前大多數施工隊入場裝修前,店裝企業都會為其購買配套的保險產品,例如建筑施工行業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其中包括雇員保障(死亡賠償金、傷殘賠償金、醫療救護費用)、第三者保障(人員傷殘、第三者財產)、搶險求援費用、事故鑒定以及相關的法律費用,這些保險的有效期及投保范圍足以覆蓋整個施工周期。例如,商場擔心場內的硬件設施被損壞,后續都有保險公司可以進行理賠,這種情況下,再收取裝修押金的行為則顯得多余。”
王躍指出,店裝企業服務的品牌項目多、區域分散,所以看起來單筆裝修押金金額小,可總賬算下來卻十分驚人,一些頭部店裝企業每年的押款量甚至高達幾千萬元。商業店裝行業成本控制十分嚴苛,利潤空間有限,每年還需要沉淀這么大一筆資金,無疑會嚴重削減企業利潤,消耗行業的發展活力,這對企業和行業的傷害都比較大。
此外,還有一些店裝企業在實操過程中也摸索出了新的思路。“考慮到退款流程長、時效長的因素,所以我們服務的項目絕大多數都是由承租方(品牌方)去支付物業的裝修保證金,因為他們在物業實際所在地經營,退款流程相對更容易操作。”四川新千里展示有限公司董事長崔澤新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崔澤新表示,裝修保證金出現種種亂象,一部分原因是來自于國內整個行業的規范度不夠,各類裝飾企業的能力良莠不齊,物業方不得已采用一種押錢保障的手段。“我們同時呼吁進一步凈化商業裝修市場,出臺能被廣泛認可的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能以法律約束的形式保障物業方、承租方與實施方各方的利益,讓此類裝修押金的現象慢慢轉變為協議約束,從而更好地釋放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