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市住建委發布《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22)》。其中顯示,十八大以來,北京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住房約85萬套(間),發放公租房租金補貼46.47億元。下一步,北京將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及安置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建立保障房房源長效籌集機制,持續推進公租房運營管理規范化。

2022年,將繼續保持政策連續、穩定,推進各項政策措施更加精細化、精準化,進一步壓實因區施策主體責任,促進房地產業良循環和健康發展。

租購并舉格局初步形成

根據白皮書披露的數據,十八大以來,本市住房市場和住房保障兩個體系更加健全,群眾居住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2012年的29.26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33.7方米,住房整租年交易量由2012年的100余萬套次增加至2021年的276萬套次,租購并舉格局初步形成。

對于格外受到關注的房地產市場,白皮書披露,2021年,北京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圍繞實現“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增強房地產調控與相關政策的協調聯動,統籌推進住房租賃市場制度建設。

白皮書披露,2021 年全市商品住房成交27.77 萬套,同比增加21.2%,成交規模創五年新高。其中,新建商品住房簽約8.66 萬套,同比增加 34.3%;二手住房成交 19.11 萬套,同比增加16.1%。從價格指數看,全年新建商品住宅價格較為穩,二手住宅價格呈小幅波動態勢。

對于2022年的樓市政策,白皮書表示,將保持房地產調控政策連續穩定。堅持因區施策,穩妥實施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繼續做好市場監測、趨勢研判和政策儲備,分析研判房地產市場不確定因素,保持調控政策連續和穩定,增強調控政策精準、協調,防止市場出現大起大落和房地產企業經營風險。優化交易流程,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推進住房供給側結構改革,堅持租購并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優化住房供應結構。完善房地聯動機制,保持商品住房合理有效供給,滿足群眾合理住房需求。

加快構建住房保障體系

為了讓更多住房困難群眾圓安居夢,2021年,北京市加強住房保障發展頂層設計,多渠道籌集保障房房源,大力發展保障租賃住房,深入推進住房保障高質量發展,織密織牢住房保障兜底網絡。

數據顯示,十八大以來,北京累計建設籌集各類保障住房約85萬套(間),發放公租房租金補貼46.47億元,廣大市民“住有宜居”的夢想正在加快實現。另外,本市持續統籌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核心區房更新、棚戶區改造、危舊樓改建、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節能農宅建設等,“補短板”“強弱項”,老城區、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下一步,北京將加快構建以公租房、保障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及安置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進一步提升安居宜居水,讓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今年將加快城市更新條例立法

在城市更新方面,2021年,北京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出臺五年行動計劃,開展地方立法前期調研,制定實施“十四五”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出臺引入社會資本、加快危舊樓房改建項目審批等20余項改革政策,推進六類更新項目穩步實施,推動城市建設向存量更新轉變。

在物業管理方面,開展物業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治理,一批群眾訴求集中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下一步,北京將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模式,加快城市更新條例立法,筑牢政策保障和法規支持體系,高效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深入推進老城房保護,加快危舊樓房改建試點擴面,推動街區更新與基層治理有機結合,加強物業管理路徑模式創新。

年來,北京城市治理效能也得到顯著提升,拆墻打洞、私搭亂建等治理難題得到破解。與此同時,群眾反映的房屋質量安全、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改造等急難愁盼問題得到了及時回應解決。當前,全市業委會(物管會)組建率、物業服務覆蓋率、黨的組織覆蓋率提前完成任務目標,截至2021年底,分別達到95.6%、95.4%、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