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科學技術廳關于印發《科技創新支撐服務“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資料圖片)
《實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高能級創新平臺在川落地,若干產業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各類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城鄉流動通道進一步暢通,五大區域綜合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支撐服務“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能力顯著增強。
《實施方案》也為四川科技創新方向定下了具體目標。到2027年,高能級創新平臺牽引作用有效發揮,若干關鍵核心技術成果實現產業化,科技創新體系高效運行,創新驅動發展底部基礎更加堅實,全方位多層次的區域創新共同體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創新有力支撐服務“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戰略部署落地落實。
《實施方案》中明確,將部署落地落實7大舉措,即實施“高能級創新平臺牽引行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科技創新體集群培育行動”“縣域創新能力提升行動”“科技支撐鄉村振興行動”“區域創新共同體建設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科技成果轉化,《實施方案》中的“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中,是這樣明確的:
深入推進大院大所“聚源興川”行動——
聚焦六大優勢產業,面向中央在川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遴選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在川轉化項目20個左右。大力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工程,建立政產學研用協同推進機制,每年組織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示范項目100項以上,推動重大科技專項成果在市(州)轉移轉化,培育一批對產業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創新產品。
加快布局建設中試研發平臺——
支持科技型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組建中試研發平臺,以行業共性技術和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概念驗證、工藝流程優化、工程樣機開發、中小批量試制生產,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加快現有中試研發機構改造升級,支持市(州)打造各具特色的中試研發平臺。到2027年,備案命名省級中試研發平臺25個。
加快建設高標準技術交易市場——
全面提升國家技術轉移西南中心、天府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運行水平,加快建設市場化、社會化技術轉移機構,支持各地創新技術市場服務模式,提升技術轉移服務能力。重點圍繞五大經濟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需求,建設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先導區。到2027年,建設技術轉移機構100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000億元。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黃雪松 編輯 劉永豪 實習編輯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