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農(000048.SZ)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同比增長117.03%-129.08%
京基智農(000048.SZ)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億元-3.8億元,同比增長117.03%-129.08%。基本每股收益0.6880元/股-0.7262元/股。
業績變動原因:1、報告期業績較上年同期增長的主要原因系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項目結轉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第三季度業績較上年同期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已建成投產生豬養殖項目尚處于產能逐步提升階段,且人才儲備持續擴充,營業成本、固定資產折舊費用及人力成本有所增加,同時受生豬正常死淘及市場價格下跌影響,生豬養殖業務出現虧損。3、公司山海御園項目于2021年7月開盤預售,截至報告期末,商品房累計銷售建筑面積8.2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57.75億元,累計預收款項35.87億元。由于尚未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公司將在以后期間逐步確認銷售收入。
甘肅過半種植戶實現半機械化 專家建言建災害預警體系
14日,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黨委書記魏勝文回顧甘肅農業發展時表示,目前,甘肅農業生產主體仍為小農戶,占總農戶80%。但在農業機械方面發生歷史性巨變,農業種植戶中有67.8%的農戶實現半機械化,生產方式已由傳統人畜轉為機械化主導生產新階段。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交匯地帶,中東部地區曾一度有“苦瘠甲天下”之名。魏勝文坦言,20世紀90年代,甘肅僅有5臺農業機械,為從根本上改善生存條件,該省開展興修梯田為主要內容的農田基本建設。同時,探索梯田建設、集水節灌、覆蓋栽培、小流域系統治理等系列旱作農業技術模式,2000年糧食總產量達713萬噸,基本實現糧食自給。
甘肅雖處西北內陸,但生態類型復雜多樣,物種和氣候資源豐富,發展特色農業優勢得天獨厚。如今,在蔬菜、馬鈴薯、草食畜牧業、中藥材、優質林果、制種和釀酒原料六大產業領域在全國具有鮮明特點。
以馬鈴薯為例,截至2014年,甘肅馬鈴薯種植面積1062萬畝,鮮薯產量1600多萬噸,面積居全國第二,產量居全國第一,已是國內重要產區和最佳種薯繁育基地,究其原因,機械化生產是一重要原因。
相比第二三產業,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承受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壓力,而農產品又具有周期長、需求小而生產彈性大等特點,因此加強農業風險管理、強化保險制度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