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芯片短缺持續蔓延之際,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廠、美國半導體巨頭格羅方德半導體(GlobalFoundries,簡稱“格芯”)今晨宣布,公司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IPO)申請。

招股書顯示,本次格芯籌資約10億美元,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為GFS。摩根士丹利、美國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集團和瑞士信貸集團將牽頭此次IPO。

格芯隸屬于阿布扎比(酋長國)政府的投資部門“穆巴達拉投資基金”(Mubadala Investment Co),為5G、汽車和其他專業半導體公司生產射頻通信芯片。本周一公布的格芯S-1上市招股書顯示,穆巴達拉投資基金目前擁有該公司100%的股份,并“在此次發行后繼續擁有實質性控制權”。

時間回溯到2009年,格芯成立一年后收購了AMD在德國德累斯頓的制造代工業務,隨后將其與新加坡特許半導體制造公司合并,2015年格芯收購了IBM的芯片制造部門,并放棄先進制程轉而聚焦成熟制程,通過資本收購獲得了芯片制造技術和業務收入,出貨了大約200萬片300毫米等效半導體晶圓。

雖然相比中芯國際(2000年創立)、臺積電(1987年創立)來說,格芯成立時間較晚,但按收入計算,格芯目前在半導體制造市場上排名第三,僅次于臺積電(TSMC)和三星電子。

本次格芯申請IPO之際,正值全球芯片短缺迫使汽車制車、電子生產等行業遭遇供應鏈瓶頸,投資者紛紛向半導體制造商注資,已使得芯片代工廠更具經濟價值。CNBC今年7月報道,該公司最初計劃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上市,格芯整體估值約為300億美元。

格芯在IPO申請文件中還披露了公司營運財務數據。2018年-2020年,格芯營收分別為61.96億美元、58.13億美元、48.51億美元,凈虧損分別為26.26億美元、13.71億美元和13.51億美元,營收下降虧損也有所縮減;今年前六個月,格芯營收年增13%至30.38億美元,同期間凈損縮小至3.01億美元,低于一年前的5.34億美元虧損。

運營代工廠是一項固有的低利潤業務,與勞動力、運營工廠以及購買設備和原材料相關的成本很高。今年上半年,格羅方德的毛利率,即計入銷售成本后的剩余收入接近11%,與一年前的負利潤率有所逆轉。

格芯表示,半導體供需不平衡的狀況預計將在中期內改善,預計整個半導體行業的收入將在未來8到10年翻一番。

具體到業務上,由于格芯只做芯片代工,所以具有單一的經營子業務結構,沒有披露子業務收入。而按地域劃分,2020年,格芯美國區收入達33.68億美元,占總營收比重的69.4%;包括中國臺灣在內的中國區收入則達到8.48億美元,占比17.26%;歐洲、中東和非洲收入占比9.3%。

值得一提的是,格芯2013年的虧損額達到了9億美元,2016年虧損值超過了13.5億美元,到了2018年,迫于這種形勢,格芯為減少損失,一度在全球范圍內大規模裁員。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格芯擁有大約1.5萬名員工,其中約46%在北美,約32%位于亞太地區。

制造廠方面,格芯在全球有五個芯片制造基地。其中有兩個代工廠在美國紐約州,一個在美國佛蒙特州伯靈頓,另外兩個工廠在德國和新加坡。而位于美國紐約東菲什基爾 (East Fishkill)的一個格芯代工廠于2019年被安森美半導體收購,并將于明年從該公司業務數據中移除。

今年4月,格芯將總部從美國加州圣克拉拉遷至紐約馬耳他,即格芯12-16nm FinFET制程工藝芯片代工廠所在地。格芯CEO考菲爾德(Tom Caulfield)曾宣布,公司計劃在美國和新加坡蓋新廠房,將于紐約馬爾他附近蓋第二座晶圓廠。

客戶方面,格芯擁有200多家戰略合作伙伴,其中最大客戶包括芯片制造商AMD(占營收比達21%)、高通(11%)、博通和三星,作為一個整體,其前10名客戶占收入的近四分之三。招股書顯示,最近格芯更改了協議條款簽訂了20多項長期供應協議,重新確認收入方式和時間,使得格芯終身收入承諾總額超過195億美元。

上個月,格芯宣布將進一步投資超過60億美元以擴大整體產能、深化與高通的5G合作,并預估今年該公司車用芯片制造產量較去年增加至少一倍。

此外,格芯此前深陷IBM索賠25億美元,以及與中國成都成立合資企業失敗索賠兩個案件。在與IBM的糾紛中,9月14日,紐約州最高法院駁回了IBM提出的欺詐索賠的動議,接下來將針對IBM提出的違約和承諾禁止反言索賠繼續進行,格芯預計該程序不會對經營業績、財務狀況、業務和前景產生重大影響;而成都合資方正在與格芯進行談判以解決索賠案件,格芯6月準備了3400萬美元的預備賠償金。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15日,新華網引述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英特爾正在考慮以30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格芯,但隨后考菲爾德否認英特爾收購消息。今年8月,英特爾現任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 在財報會上提到,英特爾是自愿買家,愿意與其他公司談并購,暗示仍有興趣達成交易。

不過,由于格芯擔心,與英特爾合作可能令其主要客戶感到不安,AMD、高通等這些客戶是英特爾的直接競爭對手。因此,格芯選擇啟動IPO,從而讓英特爾“求親”無望。

截止周一16點收盤,英特爾(NASDAQ:INTC) 股價下跌0.72%,報收53.47美元/股,市值2169.28億美元。而今年以來,整個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了14%,漲幅勝過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及道瓊斯工業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