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0日,香港特首李家超結束了中東行。此次出行,李家超簽署了商貿、運輸與物流等領域相關的13份合作備忘錄或意向書。去年12月,我國領導人與沙特簽署了34項合作協議。我國與中東日漸密切的聯系,釋放出了中東跨境電商迎來旺季的強烈信號。
都說“電商人拼數字,物流人拼速度”,電商的數字和物流的速度是相輔相成的。物流運輸作為國際貿易的一個重要環節,影響著電商交易的數量;相反,電商交易數量的增加也倒逼物流速度的提高。近幾年,中國和中東雙方都重點從物流方面布局,為中東跨境電商的繁榮打基礎。
一、政策上的支持,為中東跨境物流發展提供沃土
2016年,沙特正式發布了“2030愿景”,其中“將沙特打造為聯通三大洲的物流樞紐”就是重要目標之一。為實現愿景,沙特阿拉伯運輸和物流部長SalehAl-Jasser于2022年10月宣布計劃開設59個物流區。阿聯酋也鼓足干勁,2022年,阿布扎比投資辦公室和Noon簽署了一項新協議,將建設阿聯酋最大的物流中心,計劃于2024年開放。
二、中國物流企業的革新,為中東跨境電商發展插上雙翼
我國的三通一達、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企業,正在中東市場逐鹿,為站穩腳跟出奇招。比如,京東于2022年12月在阿聯酋迪拜建設了數字化2號倉庫,可在提高倉儲和履約效率的同時,進一步降低運營成本;順豐在阿聯酋迪拜與沙特本土企業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成立合資公司AJEX,建設覆蓋沙特、阿聯酋、巴林的本地配送網絡,在時效、清關服務、COD服務以及溫控技術等方面打出優勢,并解決“最后一公里”難題。
三、令人震驚的購買力,是中東跨境電商發展的推動力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東人均GDP處于中等收入國家水平,海灣六國(GCC)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則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中東“土豪”的消費力有目共睹,比如,卡塔爾世界杯的總花費超過了2290億美元,比往屆世界杯的總和還要多。中國的小商品備受青睞,據義烏體育用品協會估算,在全球范圍內的卡塔爾世界杯周邊產品中,“義烏制造”占比高達70%。此外,中東30歲以下的年輕人占比60~80%,這些年輕人活躍于互聯網,是網購的主力軍。
隨著中東各國在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不斷完善和向中國各行業拋出的橄欖枝,中東跨境電商將成為潛力巨大的藍海,做好提前布局,才能贏在未來。